淺談荀子之“學”與王國維“三境”學說的關(guān)系
摘要:千百年來,《荀子》中體現(xiàn)的治學觀一直是廣受大眾探究和推崇的儒家經(jīng)典理論,而對其“治學”與“修身”過程的研習、概括和演繹亦然是版本繁多、形式各異。與此類似,清末鴻儒王國維先生所提出的“學之三境”的治學命題也在學界引起過很大的反響,廣受關(guān)注。受此啟發(fā),本文試以“三境”為線索,從立志、經(jīng)過和收獲等三大方面,簡要梳理荀子的治學與修身過程,并從中探求《荀子》與王先生學說之中的契合之處。
關(guān)鍵詞:荀子 治學 修身 荀況 王國維 三境
引言
早在我青澀的中學時代,《荀子》一書,就是師長們極力推薦的古讀經(jīng)典;而其中的《勸學》一篇,更被視為是經(jīng)典中的精髓,為人傳誦、揣摩,歷久彌新——開篇一句“學不可以已”,也已然成為了千古流傳的至理名言,為我所深信不疑,時刻銘記。但在小時候,年紀很輕,以為所謂“學”者,只是對課業(yè)內(nèi)容知識性的習練與掌握,并無其他;幾年后的今天,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稍加,也逐漸對“學”這一廣泛而深刻的話題有了些許更深的理解和了悟,或許依舊淺薄稚拙,但也確是心中所想,肺腑之言。
提起“學”
……(新文秘網(wǎng)http://120pk.cn省略773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在學習中,我們獲得自我提高,進行自我凈化,達到最終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目的,也實現(xiàn)著從初出的“性惡”到大成之“性善”的蛻變。
誠然,是蛻變,就要接受痛苦磨難,風雨洗禮,滄桑砥礪——這一切,都要有堅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撓的毅力作為精神支撐。于是,在《荀子》的《勸學》一篇之中,“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等勵志名言層出涌現(xiàn)——這是作者對長遠學習目標的堅決樹立,對門客與后人的悉心勸勉,更是其對“人貴有恒”這一學習精神的獨特詮釋。
第二境——憔悴為伊終不悔
當明確了堅忍不拔與持之以恒的治學態(tài)度之后,何以學又以何學,便成了值得我們關(guān)注和思考的又一個深刻命題。
我以為,無論是知識、文化,抑或修養(yǎng)與德行,凡是能使自己有所提高、頓悟,彌補不足的一切的一切,都應該是我們學習、鉆研和試圖汲取的對象;與此同時,積累、堅持、專一和恒心則當是我們對待學習的虔誠追求和不二法門!盾髯印樊斨,“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以及“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shù)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yǎng)之”等經(jīng)典語句,均是對此妙法的不吝肯定和直觀詮釋。
正因為如此,我們應當時刻用一雙充滿發(fā)現(xiàn)目光的眼睛觀察世界,時刻用一種充滿思辨靈感的大腦思考世界,更要時刻用一顆充滿修身渴望的心靈體悟世界——只有在平素的生活中悉心履行“學”的操行,進行始于細微的漫長積累,才能聚沙成塔般地深厚自己的功力,漸而接近“圣賢”的崇高境界。
眾所周知,治學的路途可謂漫漫而修遠,路上多有坎坷和曲折,我們在樹立正確求學態(tài)度、掌握正確的求索方法的同時,必需同時具備堅持不懈、矢志不渝并且一心一意的頑強精神,才能披荊斬棘,有所成就,獲得精神世界里真正意義上的自我提升。荀子在其著作中也對此有過形象的比喻:“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即無論天資稟賦如何,只要肯為“學”、“養(yǎng)”之“伊”不悔耕耘、不輟努力,定有希望尋到伊人,達成佳境。
第三境——回首乍現(xiàn)闌珊處
當治學的態(tài)度已然端正,求學的方法業(yè)已明了,收獲“學”之所得便會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因為此“學”者,絕非孩提時代對課業(yè)知識的簡單反復和記憶,故而,其收獲也絕不僅是基本的科學原理那么簡單——更多的,或許可以理解為是對心靈的自我洗禮,對胸懷的自我寬大和對修為的自我提升——我們在這份龐大而充實的“學”的大境界中,收獲澄澈的心靈、寬廣的胸襟和深厚的修養(yǎng);同時,又找到了藏在這艱巨過程背后的所謂“伊人”,恍然了悟。
正如前文所曾經(jīng)提到,荀子是一位堅定的“性惡論”者——他篤定,每個人從生來就有各種從自身利益出發(fā)的訴求和渴望,正所謂“饑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但是,如若每個人只順從本身的“性”、“情”行事,那么,驕奢、淫逸、爭奪等罪惡的行為便會由之而生。正是從這點出發(fā),荀子特別注重和強調(diào)克己修身的重要意義——“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后正,得禮義然后治”;他提出,以“善”為標準修身——“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于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 必以自惡也”,即發(fā)現(xiàn)善舉,就要學習;遇見不善,就要自省——學習收獲積累,積累產(chǎn)生飛躍;飛越過后,回頭俯瞰來途,方才感到曾經(jīng)的奮斗之旅或稚拙、或魯莽、或痛苦、或平順如今都已然值得。
通篇之中,“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一句,是我最為欣賞的,因之最能體現(xiàn)這“不已之學”的神妙功效和曠世奇功——原本“性非善、行不德”之人,在這“學”與“養(yǎng)”之間,圣心悄然而備;而獲得這份圣賢之心的要點在于一個“積”字——積善就是修德,積善即是明道的資糧——在整個的求“學”過程當中,應集腋成裘,方能用每一次的感悟累積起最后在操行和思想境界上的飛躍。
天下眾生,本“性非異也”,之所以會變得圣賢愚昧各不相同,后天個人的不同修行之功效,其中無余彰顯——因為“修德” ……(未完,全文共4296字,當前僅顯示2169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淺談荀子之“學”與王國維“三境”學說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