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與政治討論發(fā)言稿
討論主題 儒學與政治
發(fā)言內容:中國最核心的政治文化是儒家政治思想,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代表,它影響了中國基本的
_態(tài)。儒家政治思想的最大色彩是“人倫色彩”,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是強調個體的人,而是強調集體,強調和諧。儒家人倫思想的發(fā)展,是因為有其特定的社會土壤,即根深蒂固的家族觀念。家族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基礎,也是每一個人活動的中心,個人的發(fā)展以家族為基礎、為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318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儒家的思想在現實生活中帶有很大的空想色彩,易造成弊端?咳酥,如遇到圣人賢人,可能就是“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如碰到道德水準低下的人,則就可能為害一方。所以,歷代王朝的興衰更替就是因為這個矛盾,這是一個結構性的政治矛盾,并造成了中國社會長久以來重人治、輕法治的局面。
首先是個人專制的出現。儒家的政治理想是“德治”,即理想的統(tǒng)治者用自己的道德規(guī)范來“教化”臣民。這樣,為人們寄予厚望的“圣明天子”便具有高度的道德象征意義,且往往無需具體的外在的限制。但歷史上的經驗表明,一種不受任何監(jiān)督、限制的權力的存在本身,對社會就是一種巨大的威脅,極易演化成個人的專制獨裁。
其次是公民民主意識的淡漠。近代民主政治運行的基礎是法制,法制建立的基礎是公民權利和人格平等。而在近代中國,由于列強的侵略,救亡圖存成為第一緊迫問題,加之傳統(tǒng)的“大一統(tǒng)”觀念的影響,這樣,國家民族的_與解放被放到了個性的_與解放之上。近代著名的資產階級思想家梁啟超專門寫了《論_》,但他強調的是:個人_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要爭“團體_”、“國家_”,為了國家的_,“便要大家犧牲_”,這正好與西方資產階級的人權觀念和國家學說相反
再次是精英政治模式的崇尚。由于中國傳統(tǒng)的政治文化強調道德教化,所以最理想的政治就是“好人政治”、“圣君賢相”,即著名學者胡適理想中的“好人政府”,所以社會中最顯貴的也是士大夫階層,也最為統(tǒng)治者所倚重,而對下層百姓則不關心。而且,由于儒家傳統(tǒng)思想注重的是道德修養(yǎng),倫理關系,對生產勞動和科學技術采取一種輕視的態(tài)度,(孔子就曾有言“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最 ……(未完,全文共1403字,當前僅顯示891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儒學與政治討論發(fā)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