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wǎng)>>畢業(yè)論文/文教論文/地震/規(guī)章制度/政府/政府報告/>>正文

抗震救災論文-汶川抗震救災中的責任政府

發(fā)表時間:2008/6/29 16:32:02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里氏8級地震。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地震災害,黨中央、國務院沉著應對,果斷指揮,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開展了規(guī)?涨暗目拐鹁葹亩窢,譜寫了一曲舉國奮起、共克時艱、驚心動魄、蕩氣回腸的壯歌。這個必將載入史冊的重大事件,其深刻影響要經(jīng)過一個沉淀期才能看得更清。但有一點已被舉世公認:中國在大災大難中的出色表現(xiàn),得益于中國政府在危難之際的挺身而出,他們用行動詮釋了什么才是民眾可以信賴的責任政府。
  一、權責統(tǒng)一是責任政府基本特征
  責任政府的實踐來自責任行政這一現(xiàn)代民主政治的新理念。這一理念強調(diào)行政主體應對其行政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即權力與責任的統(tǒng)一。
  如果一個政府只享有權力而不承擔責任,久而久之,不僅權力會失效,政府也會失去繼續(xù)存在的合法性。這就是緬甸政府在應對風暴災害的過程中飽受非議的道理。
  “責、權、利”的統(tǒng)一雖然不是新話題,但現(xiàn)實中責任卻被長期虛置。都說“爭權奪利”,沒有說“爭權奪責”的。其實,權力不僅能在利益誘惑中異化,也能在責任激勵中優(yōu)化。英國思想家斯圖亞特·密爾甚至認為:“如果能夠?qū)嗔拓熑谓y(tǒng)一起來,就可以放心地將權力交給任何一個人!庇谑牵熑涡姓砟顟\而生,推動
……(新文秘網(wǎng)http://120pk.cn省略87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面提高權力的運行效率,使責任化的權力發(fā)揮更大的效能。這可以說是一個長期困擾西方憲政民主的難題。
  再說我國的政治_改革。盡管我們在外部機制上不可能照搬西方的辦法,但對其適用的部分一直在學習吸收。只是這種學習、吸收是在堅持中國特色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上進行的。比如推進責任行政、構建責任政府一直是我國政治_改革的一大亮點。當年人們對首例“民告官”事件充滿好奇,反應了責任政府建設對傳統(tǒng)觀念的沖擊。后來興起的“問責風暴”,使官員和民眾都認識到,權力的另一面是責任,不盡責理當丟權。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汶川抗震救災主要從正面詮釋了權力與責任的統(tǒng)一。人們通過_、_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一舉一動,看到了他們肩頭的責任,真切感受到他們忠于這份責任給民眾帶來的好處。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這種責任感不僅是傳統(tǒng)優(yōu)勢,也是我們在政治_改革中一直致力完善的_優(yōu)勢。盡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關鍵時刻它還是發(fā)揮出巨大的能量,這更加堅定了我們建設中國特色民主政治的信心。
  二、以人為本是責任政府的根本宗旨
  責任政府與“權力政府”的根本分野不在于有沒有責任,而在于如何對待責任,F(xiàn)代國家的問責制度雖然已經(jīng)比較完善,還是不能避免一些政治家選舉一結束就忘了選民,進而導致責任的變質(zhì)。
  公共權力屬于人民,受人民委托代行公共權力的政府,其責任指向只能是人民。就是說,責任政府的權力與責任必須統(tǒng)一于人民。如果違背人民意愿,權力的合法性就會喪失,最近韓國政府面臨的牛肉危機就有這方面教訓。
  我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币虼耍覈恼硭斎坏貞摮蔀椤耙匀藶楸尽、“執(zhí)政為民”的責任政府。
  但在日常行政中這一宗旨往往容易漂移,這是因為政府責任包含很多具體內(nèi)容,政府工作總是面臨各種各樣的責任沖突。公共行政人員作為一種代理人角色,包括了復雜的責任內(nèi)容,包括公民、法律、政黨、上級、良心等。當這些不同的方面對行政人員提出不同的要求時,責任的沖突就出現(xiàn)了。一個政府官員如果沒有公共利益至上的信念,他就不會真正承擔起維護公共利益的責任。即使制度設計再完善,他在履行責任時也不會充滿熱情,當個人利益同公共利益發(fā)生沖突時,甚至會背棄公共利益。所以,責任政府建設既要講責任制,更要講責任心。以保證在面對這些責任沖突時能義無反顧地為人民負責。這種責任意識,不僅能夠有效防范公共權力的異化,而且能使責任政府變得更加富有效率,為社會和民眾帶來更大福祉。
  緊急情況下責任沖突可能相對較少,但如果沒有平時的基礎,不可能在危急時刻迅速作出正確抉擇。我國政府正是由于平時毫不手軟地打擊腐敗和失職、瀆職現(xiàn)象,始終不渝地貫徹這一根本宗旨,打下了責任政府建設基礎,才能在關鍵時刻贏得考驗。單純將其歸于傳統(tǒng)的制度優(yōu)勢是不公道的。不要說唐山地震,單就抗擊非典的初期不力,就能說明這個問題。汶川救災的實踐說明我國政府在貫徹“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根本宗旨方面,已經(jīng)有了質(zhì)的飛躍。
  一是充分尊重人民。地震的當天晚上,政治局常委就專門召開緊急會議,向全黨、全軍、全國各級政府發(fā)出了“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的救災動員令;_總理在救災現(xiàn)場那鏗鏘有力的_:“了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的努力,不惜一切代價地搶救受災群眾的生命”;5月19日到21日,國務院決定全國為遇難群眾哀悼三天,共和國第一次為罹難的普通民眾降下半旗;在全力搶救生者的同時,國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為近萬遺體逐一照相、采集dna樣本、縫合創(chuàng)口、整容后火化,充分尊重了遇難者尊嚴……所有這一切,都深刻地揭示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根本價值觀。
  二是竭誠服務人民。地震發(fā)生后,_總理不到2小時就趕到災區(qū),在救災最前線都江堰坐鎮(zhèn)指揮;黨中央、國務院迅速調(diào)集人民解放軍和武警11萬官兵,搜救了每個廢墟、每個村莊,救出10萬被困群眾;要求能夠生產(chǎn)帳篷的工廠全力生產(chǎn),不到半個月,90萬頂帳篷和20萬套活動板房送到災區(qū);迅速向災區(qū)撥付了700億救災專項基金,從全國調(diào)集了4.5萬醫(yī)療防疫人員,確保了大災之后無大疫;電視直播中,全世界都看到了_總書記在強烈的余震中依然鎮(zhèn)定指揮,并拉著災民的手說“我們就是人民的勤務員”;都看到了_總理一次又一次地親臨隨時可能再次坍塌的廢墟上和隨時可能潰決的堰塞壩上,把個人安危拋在一邊……驚心動魄的救災斗爭使干部群眾真切感受到“權為民所用、責為民所盡、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是空話套話,而是一個責任政府對人民作出的錚錚承諾。
  汶川抗震救災是我國政府“以人為本”執(zhí)政思想和執(zhí)政能力的大演練。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 ……(未完,全文共4874字,當前僅顯示2461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抗震救災論文-汶川抗震救災中的責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