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政治/政治法律/>>正文

言而無行 不免于死——評韓非的悲劇性政治命運

發(fā)表時間:2009/1/9 16:40:44


  言而無行 不免于死——評韓非的悲劇性政治命運
  知識分子尤其是中國的知識分子最大的毛病就在于念念不忘政治。于是乎就在紙上屠龍,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有政治上的微言大義。搞政治時就改不了這種毛病,以為跟寫文章是一回事。只會引經據典做長篇大論或者上萬言書,對現實中的人性、利害關系與權力結構一無所知;蛘呤请m然有所知曉甚至極為精通,卻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到處推銷,唯恐天下人不知道自己有多壞。結果或者身敗,或者名裂,甚至身敗而兼名裂,連本該收取的知識專利費都泡了湯。中國戰(zhàn)國時代的杰出的思想家韓非悲劇性的政治命運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事例。
  
  
  教猱升木,養(yǎng)虎噬人。那些自以為是、一意孤行的書生們真乃愚不可及!古今中外,凡是在思想上崇尚現實主義政治的觀點,卻看不清現實政治斗爭本身,又缺乏政治心計與手腕,因而在政治斗爭中慘遭失敗的知識分子,無一不遭到后世的辱罵與誤解。作為純粹的思想家的尼采,他的悲劇也是如此。他被納粹分子當成了精神偶像,被世界上的蕓蕓眾生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地唾罵。其實就尼采本人來說,又何曾有過一絲一毫的種族主義與擴張主義的思想?
  
  縱觀中國歷史,君主有權無限縱欲,臣子百姓們只有惟命是從的傳統(tǒng)保留節(jié)目每一朝每一代都在上演,人們從來就樂此不疲。韓非不過是將這種專制制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892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醒他嗎?即便沒有李斯的嫉妒與陷害,根據韓非的個性與行為模式,最終也難逃一死。
  
  宦海_可以吞沒一切,仕途原來是如此曲折與兇險,這樣我們才能夠對那些有滿腔報國之志與濟世之才卻因為個人小節(jié)而遭受誤解的政治家抱有同情的理解。他們不得不自污其行,對那些奸臣們虛與委蛇,為的是獲得為國盡忠的機會,免得打草驚蛇,四面樹敵,以致遭受奸臣們的嫉恨與陷害。一個人要是一點欲望,一點缺點都沒有,別人還怎么來利用你,跟你合作?最高統(tǒng)治者怎么能夠馴服你,讓你為之賣命?完美的品行在理論上是統(tǒng)治者的專利,一個人要是汲汲于這方面的修養(yǎng),恐怕會被統(tǒng)治者疑心為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吧!
  
  韓非在他的著作中寫了一些“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的理論,卻沒有能力來實踐,只能寄希望于別人的賞識與推行,這樣等于就是將自己的生死榮辱都統(tǒng)統(tǒng)掌握在別人的手中了。要是自己有足夠的權勢來推行自己的主張,那些正人君子們倒不會抱怨與攻擊了。中國人不分古人與今人在現實利害關系與力量對比方面都是極為清醒明白的,上至最高領袖,下至平頭百姓,都深諳于此。先秦諸子,在談及人性惡與利害關系沖突的時候,總是語焉不詳,一筆帶過,或者只有結論,沒有推理過程。其實這些人都現實精明得很,唯恐自己的片言只語被那些道德至上論者抓住,糾住不放,整得死去活來,青史留污名,子孫后代都抬不起頭來。就連善養(yǎng)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的孟夫子都未能免俗,說出了“為政不難,不得罪于巨室”這樣的庸俗勢利的話。至于孔夫子這個汲汲于名利,老謀深算的人更加不會把那些危險的詞句掛在嘴邊,一部《論語》全部都是些不用動多大腦筋就可以得出的老生常談與世俗之見,全部都是些溫柔敦厚的牢騷話。他們這些人都是打算往上爬,因此會時刻留心自己的一言一行,決不會給當政者以誤解,斷絕了自己的晉升之路。
  
  至于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經》,說了很多揭穿老底的深刻的見識,幾乎就是一部陰謀詭計的教科書。他既然聰明如此,又不愿意腆顏媚上,恐怕難容于當今之世。最后他干脆就辭去公職,乖乖地騎牛西行,出國考察定居去了。這樣也是一個好辦法,最主要的是可以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只有寥寥幾個人,如韓非子和墨子這兩個本性純真的人,才小孩家口沒遮攔,由著性子亂說。其實,統(tǒng)治者看來,這些人不看風向,不察上意,四處亂說,令人極為厭煩。既然這種人對權術如此之熟悉,總有一天會忍不住付諸實踐,到時候無法遏制,總是個禍害。無權無勢就敢這樣狂妄,要是讓這種人掌握了重權那還得了?不如趁其在羽翼未豐,_未成之前將其翦除,免得尾大不掉,養(yǎng)虎為患。不如做冷處理,將其政治生命凍結,甚至終結其肉體的生命,這樣可算是萬無一失了,好歹是消滅了一個潛在的dong luan分子。
  
  孔夫子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北緛,作為被統(tǒng)治者,對國家大事就不必投入過多的感情,自有肉食者謀之。好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過分聰明對于其他較為平庸的人就是一種威脅。自我暴露又沒有自我保護的能力與技巧,實在不是處世之道。權勢爭奪者時刻在趁機鏟除競爭對手。因為天下的財富、權勢與榮耀是有限的,少一個競爭對手就意味著自己多了一份機會。如果要求最高統(tǒng)治者的保護的話,那么就必須心甘情愿地做他們的馴服的工具,自己的獨立意志、才華與尊嚴更要統(tǒng)統(tǒng)收斂。歸根結底,沒有權力就沒有一切。為了獲得權力,最終也將喪失除權力以外的一切。
  
  我極為尊崇與熱愛的思想家顧準先生,在其《評韓非》一文中對韓非子進行了嚴厲的抨擊,似乎中國古代專制社會的一切弊端與慘無人道的毛病都要由韓非子一個人承擔。顧準先生的文章一貫公允,但是在這篇文章中,有失客觀、公正與冷靜的風度。竟然破口大罵韓非是精神錯亂,有違學術規(guī)范。其實與那些對自己殘酷迫害的人一樣,顧準先生在這里恐怕也是同樣犯了投鼠忌器的毛病。他對秦始皇不置一辭,對李斯沒有一句批評,似乎是在避重就輕。韓非在與堂蹊公的辯論中聲稱要慷慨殉道,最后不也是做到了嗎?
  
  學術界的前輩張中行先生在評價法家學派的政治理論家與政治家時似乎不無幸災樂禍之感,說什么,不給別人留條活路,在日暮途窮之時,自己最后就會發(fā)現自己也沒有活路。話雖然解氣,但是還是沒有觸及到事情的真相。事實上是,一個人要是對自己的信念過于執(zhí)著,難免就會以身殉道,以身試法。因為思維的邏輯已經啟動,行動的程序已經展開,自己就象一個被催眠的人一樣,愛與恨,生與死都置之度外,對現實中的利害關系滿不在乎,胸懷著偉大的信念與獻身的激情而無法自拔,任由神秘的宇宙的規(guī)律與歷史的意志將自己當作得心應手的工具,來實現某些先定的命運。
  
  這種類型的知識分子一般都是剛愎自用,自負 ……(未完,全文共9170字,當前僅顯示2504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言而無行 不免于死——評韓非的悲劇性政治命運》
文章搜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