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85年12月從北海艦隊退伍,被安排到大石窩鎮(zhèn)從事民政福利生產(chǎn)專管員工作,1989年來到鎮(zhèn)社會事物管理科,2004年擔任科長。20年來,我一直在民政一線工作,時時、事事、處處想著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用愛心、熱心、耐心幫助困難群眾增強對美好生活的信心。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困難群眾的貼心人。
一、把困難群眾當親人,有愛心
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首先要有愛心。作為黨在基層的民政干部,直接與困難群眾面對面,我們負有愛的義務和愛的責任,每當我看到特困戶那種“嗷嗷待哺”的樣子,心里總是涌動著一種心酸的愛。蔡莊村村民隗合芬的丈夫去世后,尤如一座房屋倒下了頂梁柱,她想過改嫁,可是,家有老中小三代,為了體弱多病的婆婆和智殘小侄子,她沒帶自己孩子改嫁,毅然擔負起上有老、中有殘、下有小的家庭重負,
……(新文秘網(wǎng)http://120pk.cn省略556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稱贊我不愧是部隊培養(yǎng)出來的好民政。
二、幫助困難群眾就業(yè),有熱心
解決弱勢_就業(yè)問題,體現(xiàn)的是黨委、政府對弱勢_的關心。我在基層多年的民政工作實踐中深刻認識到,解決弱勢_的困難不能只靠政府授之以魚,更要求民政工作者授之以漁。我用熱心換信心,幫助低保對象提高謀生能力,使他們脫離低保隊伍,實現(xiàn)脫貧致富。2004年底,區(qū)民政工作會議結束后,我經(jīng)過反復
調研思考后,向主管領導建議:發(fā)揮山區(qū)資源優(yōu)勢,依托鎮(zhèn)菱棗協(xié)會、肉雞養(yǎng)殖協(xié)會扶持低保戶種植菱棗、養(yǎng)殖柴雞就業(yè)脫貧。我的想法得到領導的充分肯定,當即拍板指示我:把這項工作作為鎮(zhèn)政府2005年民政工作的重點。于是,我走村串戶,深入困難群眾家庭,挨家挨戶,熱心地向群眾宣講政府的政策對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就業(yè)的重大意義,我的熱心感動了大家,他們表示:“決不辜負政府的關心,感謝組織的照顧!”然后,我又馬不停蹄地跑企業(yè)、到各家協(xié)會找“銷路”。幾年來,通過政府的支持和我的努力,共籌資30余萬元,重點扶持北部山區(qū)53戶低保家庭和29戶困難家庭,解決了65名低保人員、30名
農(nóng)村富勞動力就業(yè),其中30戶低保家庭,實現(xiàn)每戶年均收2100元左右,有的還實現(xiàn)脫貧,走出低保行列,完成了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三、為困難群眾解難,有耐心
困難戶、困難人的情況各不一樣,有行動不便的、有不能積極配合的、有意見很大的、有對政府工作不理解的,還有患精神抑郁癥的等等,解決他們的困難,都需要我做耐心細致的工作。塔照村的鄭玉梅患有精神抑郁癥,離婚后帶著4歲的孩子一直和年邁的父母一起過日子,精神障礙使鄭玉梅對任何人都不信任,有事沒事就把家里的戶口本、身份證、殘疾證都拴在自己的褲腰上,村里對她的低保問題進行了多次評議,由于鄭玉梅不配合工作,始終不能辦齊申報材料,低保遲遲不能上報審批。可是,她又時不時哭著、吵著、鬧著要低保,還多次到市、區(qū)民政、殘聯(lián)部門上訪要低保,每一次都是我耐心地勸告、疏導才把她接回家中。為了解決鄭玉梅的低保待遇問題,我多次同村干部入戶做工作,鄭玉梅就騎在自家墻上,堵著大門不讓進。為了給她照免冠像辦低保證,我三次請來攝影師給她照象,鄭玉梅不是仰著頭,就是低著頭,弄得攝影師和我哭笑不得。為此,我多次跑民政、殘聯(lián),協(xié)調鎮(zhèn)派出所為鄭玉梅出具戶籍證明等材料,才為她辦理了低保和殘疾人相關待遇。
大石窩鎮(zhèn)轄區(qū)面積96平方公里,共有24個行政村,最遠的村距離鎮(zhèn)政府15公里,特別是一些老人、殘疾人服務對象,來鎮(zhèn)政府一次很不方便,有的為了一次咨詢也要走十幾里路。我心想,為了一點小事,也要往鎮(zhèn)政府跑一趟,既耽誤村民工夫,也不方便村民辦事。為了加強與轄區(qū)群眾的溝通,我精心設計了一張小卡片,上面有民政科的咨詢電話和服務項目,我給卡片起名叫“連心卡”,有了這張“連心卡”,老百姓有困難就不必再跑遠路,只需在家里或村里打個電話,就能得到政府的幫助。今年5月上旬 ……(未完,全文共2457字,當前僅顯示1562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退伍軍人工作總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