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作家里面,從系統(tǒng)的學校教育中,接觸最多的莫過魯迅,從初中時的《一件小事》、《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到高中時的《友邦驚詫論》、《論費厄潑賴應該緩刑》、《祝!、《孔乙己》等等,可以列出一長串的文章。這些作品,每一篇都是學習的重點,老師會從中心思想到每段、每層甚至每句話,都要分析出個子丑寅卯。因此,在做學生的經(jīng)歷中,對魯迅是又愛又恨,愛的是他思想睿智、筆鋒的犀利,恨他句句皆警語,考試時疲于背誦還總是顧此失彼。及至從學校那種大大小小的考試中解脫,真正從欣賞理解的角度去
……(新文秘網(wǎng)http://120pk.cn省略37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中,不管作家出現(xiàn)在文章中與否,給人的感覺卻是作家的筆調(diào)或作品中的“我”的語言是冷峻的、客觀的、不介入個人情感的,如《祝!、《孔乙己》、《阿q正傳》、《藥》等等。但在冷峻的背后,卻是作家深沉熾熱的情感。 僅從魯迅小說所塑造的一些主要形象中來分析作家情感的表現(xiàn)。姑且將他小說中的形象分成三類加以淺析。 第一類便是徹底否定。對這一類,作家極寫虛偽、冷酷、麻木不仁。這類人正是當時社會上真正阻礙社會發(fā)展的力量。、如《祝!分械聂斔睦蠣敚陡呃戏蜃印分械母郀柕A,《藥》中的康大叔等,這些人物是封建制度的支柱,徹底暴露了當時國民的劣根性,是應該被根除的。魯四老爺一味遵循古制,恪守封建觀念,才造成祥林嫂的最終死亡,他和眾多幫兇一起,制造了祥林嫂的悲劇,四銘和高爾礎是偽君子的代表,好女色而又欲蓋彌彰,十足的無賴,滿口的仁義道德,又滿腦子邪門歪道。 第二類是既憤恨又同情。孔乙已,一個深受封建科學制度毒害而又不覺醒的知識分子,從“竊書事件”、“茴字的幾種寫法”中可見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已深入其骨髓,而他又是善良的、無辜的,正如此,才更能體現(xiàn)封建社會對他的毒害;阿q是可憐的,又是可悲的、可愛的人,他是中國當時大多數(shù)農(nóng)民的代表,他的性格矛盾對立,諸如:既是革命的,又是保守的;既是單純的,又是無賴的;既是慷慨的,又是自私的等等。在這種種矛盾之中,我們也看到了魯迅對當時農(nóng)民的深刻認識。華老柱,一個本份的小老板,一個慈愛的父親,卻也是一個愚昧的不覺悟者,他可以用沾滿革命者鮮血的饅頭試圖醫(yī)治兒子的癆病,真是可悲可嘆。存在于這些人物身上的缺點,作家把他解釋出來,希望能被治愈。 第三類主要是寄予作者深切的同情和愛,如祥林嫂、魏連殳、夏瑜等等,在祥林嫂身上,作家主要是對封建社會下層女性的同情,以及對造成弱者不幸的控訴。而魏連殳是雖有些覺悟但最終不能掙脫黑暗_被罪惡的舊社會所吞沒的“孤獨者”。夏瑜是作者筆下的一個孤獨的革命者形象,他獨自奮斗去喚醒民眾的 ……(未完,全文共1663字,當前僅顯示1057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我所魯迅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