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正文

我心目中的無錫米市征文作品:伯瀆河上稻香飄

發(fā)表時間:2012/2/26 18:12:14


我心目中的無錫米市征文作品:伯瀆河上稻香飄

說起無錫米市,不得不先提一下京航大運河。大運河的歷史可追溯到2500年前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吳王夫差為伐齊而開鑿的邗溝;1400年前,隋煬帝開鑿江南運河;1292年,元世祖忽必烈完成了京杭運河全線貫通。如果說,開鑿大運河的初衷只是古代帝王為實現(xiàn)雄霸天下的野心而攻伐敵國,拓展疆土;或是滿足自己窮奢極侈,紙醉金迷的生活,那么,他們可曾想到,千年之間,這條縱貫中國南北,長達1794公里的黃金水道,從某種意義上說已成為為這個龐大帝國生存而永不停息跳動著的脈搏,默默承載著民生國計之重大使命。
唐朝杜佑在《通典》中寫道:“自是,天下利于傳輸”。宋朝盧襄說:“今則每歲漕上給于京師者,數千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561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在等待了千百年后,終于如期而至了。
熱切的目光,隨著起伏的思緒,再一次投向那個榮耀而非凡的年代。
八段米市,對于大多數年輕的無錫人來說,大抵是沒有什么概念了,甚至,無從聽起。然而在當年,那確是這座城市的名片,是無錫人向外界展示的第一金字招牌。在清朝無錫米市鼎盛時期,運河沿岸的北塘、三里橋、北閘口、伯瀆巷、南黃泥墩、南上塘、北黃泥墩、西塘合稱八段米市,尤以三里橋、北塘最負盛名。僅一公里長的路段竟有大小糧行80余家,在并不寬敞的街道上,商鋪鱗次比,車水日夜流,“隆茂”、“恒義”、“大盛”、“寶大”等各類招牌吸引著來自天南地北的商賈進進出出,川流不息。粳米、秈米、糯米、大麥、小麥、黃豆、綠豆、芝麻等各色五谷雜糧一應俱全,稻香彌城。
無錫人是精明而善于待客的,聽老一輩人說,當年在老三里橋河浜,依水而建的“蓉湖樓”是那一帶最著名的建筑,這座三開間四進的三層木結構樓房是外地商客必到之所,一壺清茶或兩盞小酒,就著可口的蓉湖樓饅頭,洗凈旅途的疲頓;眺望窗外,目之所及,舟車熙攘,浪碧洗天,碼頭腳夫的喧囂聲,劃開河面平靜的櫓漿聲,各種方言味的討價還價聲,此情此景,心曠神怡。于是,很少看到針鋒相對,面紅耳赤,在推杯換盞間,和和氣氣地談妥了生意,皆大歡喜,又各奔東西。
“米豆之業(yè)甲于省會”,“皖豫米商紛紛麇來,浙東糴販,麇不聯(lián)檣”,遐想當年米市盛況,境由心生,草撰一聯(lián),聊以遣懷:
三里谷棧,糴糶春夏秋冬糧,名聞遐邇,盛赫一時。
八段米市,迎送東西南北客,譽蜚中外,澤被千秋。
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無錫,因為米市的繁盛,一躍跳入了全中國人的視野,成為一種文化符號。米市興,百業(yè)興,米市,又領銜無錫百業(yè)沿著近代經濟發(fā)展的軌道,從起步而騰飛。
縱觀近代歷史,無錫米市的發(fā)展并非一帆風順。咸豐年間,北塘米市在太平天國戰(zhàn)爭中毀于一旦;民國初年,漕糧停辦,成交額急劇萎縮;日寇侵華,涂炭生靈,米市元氣殆盡;解放后,經過“三反”、“五反”運動和實行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之后,無錫米市甚至幾近消亡。然而,無錫米市的韌性正如無錫人的韌性一般,堅不可摧,經過戰(zhàn)火的洗禮,挺起脊梁,在廢墟中重新描繪發(fā)展的藍圖。
隨著交通運輸的現(xiàn)代化,日益發(fā)達的鐵路和公路網絡逐漸分擔了古運河的運輸功能;糧食儲運、加工、批發(fā)配送和信息化“四位一體”以及散裝、散運、散卸、散存“四位一體”等全新物流理念沖擊著昔日米市的舊有模式。勤勞而智慧的無錫人,能否繼續(xù)發(fā)揚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而歷史淵遠的無錫米市,又是否能以她生生不竭的活力和寬廣博大的胸懷,沖出中國,向世界展現(xiàn)她古老而迷人的魅力?當今的無錫糧人正在以只爭朝夕的熱忱追趕著時代的步伐——規(guī)劃建設中的“無錫糧食科技物流中心”將向著保障糧食安全、提升糧食現(xiàn)代物流競爭力、加快形成全球性的糧食大市場的宏偉目標披荊斬棘,風雨兼程。歷史的車輪滾 ……(未完,全文共2475字,當前僅顯示1573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我心目中的無錫米市征文作品:伯瀆河上稻香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