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wǎng)>>讀后感/>>正文

讀《釋讀金沙》《古代的巴蜀》《四川盆地的青銅時代》有感

發(fā)表時間:2013/3/5 22:37:10

略談巴蜀先秦史
——
讀《釋讀金沙》《古代的巴蜀》《四川盆地的青銅時代》有感
近日讀白劍的《釋讀金沙——重建巴蜀先秦史》,倍受震動,其觀點之新穎、言辭之鑿鑿,實屬_,甚至可以說是對筆者之前所見所聞的一次顛覆。但筆者在感到震撼之余,也滿腹疑問,實在難以全盤接受其觀點,于是廣閱書籍,尤以《古代的巴蜀》《四川盆地的青銅時代》為主要根據(jù),進行了初步考證,略有感想。
白劍認為的蜀地發(fā)展歷程
依照白劍的觀點,蜀地的文化發(fā)展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過程 :
階段1、發(fā)源于昆侖山的氐羌族在向外遷移的過程中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距今5000年左右沿橫斷山脈遷往四川岷江河谷,并成為當?shù)赝林,發(fā)展成為距今4800年前開始的三星堆一期文化;另一部分人則向山東遷移,創(chuàng)造出大汶口文化,并進而發(fā)展至龍山文化。山東的氐羌族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建立了夏朝。
理由:“華夏共祖”理論 ;三足盉及鳥頭把勺的分布 ;氐羌族為5000年前遷入四川盆地(可由資陽人的年代不會超過距今5000年前就可以證明。對資陽人頭骨下層的鹿角檢測表明,頭骨不超過距今7000年;由于頭骨的位層在上面,其年代肯定還要晚。)
階段2、在夏末商初時(約距今3600年前),有緡•蜀族攜夏朝的全部祭祀祖器逃往成都平原,占領了成都平原土著的土地,并創(chuàng)造出發(fā)達的三星堆文化。
理由:《史記•夏帝本紀》載:“帝孔甲立,好方鬼神,夏后德衰,諸侯畔之。”
《竹書紀年•帝桀》載:“帝桀十一年,桀在仍地會見諸侯,有緡氏首領逃離!
《竹書紀年•帝桀》另載:“帝桀十四年,扁率領軍隊征伐岷山,桀令扁討伐有緡氏!
白劍根據(jù)上述記載,推論出這樣一個故事:
夏王朝至帝孔甲時代,已是朝政昏聵。到夏桀當政時,為了有效控制諸
……(新文秘網(wǎng)http://120pk.cn省略119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意將江山讓給他族統(tǒng)治,應該是當初巴人的力量極大,蜀人不得已讓步,和平交出_。這段傳說是給杜宇委婉下臺的口實。之后巴蜀文化有融合跡象是巴人與蜀人聯(lián)合共治,并采用蜀人的祭祀傳統(tǒng)的結果。
階段6、開明王朝第五世(另有第九世一說),遷都“成都”,即金沙。
理由:現(xiàn)成都城始建于戰(zhàn)國后期。但從張儀筑城開始,后世就沒有將此稱為“成都”的歷史記錄,只有錦城等說法。唯一的解釋就是開明王朝將金沙作為都城,取“建成都城”之意,稱此地為“成都”。
階段7、開明王朝持續(xù)十二世時,惠王伐蜀,滅國,開明氏自毀宗廟,金沙文明消失。之后秦著張儀在蜀地設郡縣,之后蜀地進入有中原史書記載時代。
理由:關于惠王伐蜀,有兩個傳說:一是“金牛道”的傳說,即五丁開山的故事;二是內(nèi)外勾結說,《華陽國志•蜀志》記載:“蜀王封其弟于葭蔭,號為苴侯,命其邑曰葭蔭焉。苴侯與巴王為好,巴與蜀仇,故蜀王怒,伐苴侯。苴侯奔巴,求救于秦。”秦國順水推舟,派大夫張儀、將軍司馬錯、都尉墨攻蜀,與蜀王戰(zhàn)于葭蔭。葭蔭即在今廣元昭化。勝后秦軍滅巴苴兩國。
兩個傳說雖不一樣,但并不沖突矛盾,疑為一個故事的兩部分。兩個傳說也有很多相似點:一是惠王伐蜀的時間均為戰(zhàn)國晚期,流行說法是公元前316年;二是秦軍入川走的都是“金牛道”,必經(jīng)過昭化城。
白劍復原當時的情景為:蜀王堅信天神會保佑他們得勝,于是在率軍抗秦時,金沙中心仍在舉行祭祀活動,所以金沙中心不會在戰(zhàn)前撤毀。但蜀軍卻在昭化完敗。之后蜀王逃回金沙。昭化據(jù)金沙直線距離約250公里,曲線距離約500公里,中途會經(jīng)過幾個關口?紤]到攻破昭化城和其他關口的時間,秦軍約慢蜀王3~4天。這3~4天,或搬遷或廢棄,蜀王必須處理好金沙中心的問題。從金沙遺址的發(fā)掘情況來看,為了防止祖廟被毀于秦軍之手。蜀王選擇了廢棄,那么蜀人就有約3天的時間來掩埋所有祭祀器物,時間相對匆忙,挖坑掩埋又失敗,所以祭祀器物被隨意撒在地面上。
負責金沙遺址發(fā)掘拍照的朱章義先生對遺址呈現(xiàn)情況的概括為:“仿佛在一個十分緊迫的背景下,一些人將這些器物慌亂地撒在地面上,然后匆匆覆上一層薄灰!”朱先生的推測為“撒祭”。而白劍則根據(jù)此現(xiàn)象和遺址南方的地層情況——挖掘機所挖出的壕溝的“切面上有一條彎曲的分界線,一頭向下滑落,至一米左右時,也即遺址上散布器物的層面時,便與那一層面融合在一起;而另一頭則陡然向上,一直爬升到離現(xiàn)在的地面約10厘米的地方……”——判定:金沙遺址本來也應該有一座祭祀用的3~5米高的“三星臺”,開明氏逃走之前將器物撒在地上,并將祭臺推倒,掩埋了所有的祭祀器物;金沙人本想把所有東西都挖坑埋進地下,但祭臺離水太近,挖了幾十厘米后就見水,所以金銀銅器怕被銹蝕都無法填埋,只好撒在地面上,而價值較低的象牙可以填埋。所以有專門的象牙坑,金銀銅器卻被撒在地上。而三星堆遺址中的兩個坑都在故城南方的臺地上,高于河面很多,離地下水較遠,可以挖坑填埋。
《蜀志》云:“蜀王自于葭蔭拒之,敗績。王遁走,至武陽,為秦軍所害。其相、傅及太子退至逢鄉(xiāng),死于白鹿山,開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冬十月,蜀平,司馬錯等因取苴與巴!边@段話高度概括了惠王伐蜀的經(jīng)過,應當是可信的。從這段話中還可以看出,太子向北逃,蜀王向南逃。當一族人遇到大的災禍時,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回祖宗之地。若蜀王逃向岷江河谷,則其應為氐羌族后裔,但蜀王卻是向岷江下游逃去,這與傳說中鱉靈從樂山及更遠的岷江下游隨水漂至郫邑的路線一致,這說明開明氏的蜀王實為巴人。
筆者觀點與初步考證
白劍的理論在許多方面無疑是對以往所認定的巴蜀先秦史的顛覆,有其可取之處。但他的理論有一個致命的漏洞:他過多的以史料記載來解釋考古發(fā)現(xiàn),而非以考古發(fā)現(xiàn)來解釋史料,而《華陽國志》《蜀王本紀》等文獻都是神史混雜的,并不可靠。他推導出的故事雖然精彩,但并不能代替歷史。所以筆者認為白劍的理論還是有諸多的漏洞的。
華夏共祖理論
白劍的巴蜀先秦史理論成立的先決條件便是“華夏共祖”理論,即中國各地的文化(包括大汶口、龍山、少數(shù)民族文化等)屬同一個文化系統(tǒng),均是由5萬~10萬年前昆侖山脈發(fā)育的“華夏共祖”的分支創(chuàng)造的。這里,我們就其理論進行逐步分析以確定其可信度。
“華夏共祖”理論的中心其實就一個字:儺。而這個“儺”在白劍的筆下含義豐富深刻,儺、羅、螺、雒、裸、倮、樂等一系列同音或同意字均為“儺”字的演化。其核心為“五行儺祭”。
中國古代“五行”系統(tǒng)分解表
方位 季節(jié) 五行 星屬 護星 主神 輔神 代表獸 五音 天干 執(zhí)器 顏色 主味 五帝
東 春 木 木星 發(fā)星 太昊 句芒 蒼龍 角 甲乙 圓規(guī) 青 酸 青帝
南 夏 火 火星 熒惑 炎帝 祝融 朱雀 徵 丙丁 秤桿 赤 苦 赤帝
中 年中 金 金星 鎮(zhèn)星 黃帝 后土 黃龍 宮 戊己 準繩 黃 甘 黃帝
西 秋 土 土星 太白 少昊 蓐收 白虎 商 庚辛 量具 白 辛 白帝
北 冬 水 水星 辰星 顓頊 禺強 龜蛇 羽 壬癸 秤砣 黑 咸 黑帝
⑴五行儺祭與儺戲、儺鬼
《尚書•洛誥》:“王賓殺禋 咸格,王入太室,裸。”
《周禮•天官•大宰》:“祀五帝!
《華陽國志•蜀志》:“九世有開明帝,始立宗廟,……但以五色為主,故其廟稱青、赤、黑、黃、白五帝也!
一些少數(shù)民族尚存“儺戲”,別稱“陽戲”。傳至今天的“梓潼陽戲”、“酉陽陽戲”就是“儺戲”。白劍將三星堆青銅跪像、金沙雙手反縛石人、安陽殷墟婦好墓玉跪像均解釋為“儺鬼”。
筆者認為這樣的證據(jù)是不充分的。《尚書•洛誥》和《周禮•天官•大宰》的話只能證明周代行“五行儺祭”;即使周復行夏禮,周代祭俗與夏代一致,至多能推導出夏代也行此祭祀禮而已;《華陽國志•蜀志》的記載至多能說明開明王朝受中原地區(qū)影響,也行“五行儺祭”,并不能證明古蜀國也行此禮,F(xiàn)今所存的儺戲有多種可能的傳播途徑,不能武斷認為是“華夏共祖”所遺留。而三星堆青銅跪像、金沙雙手反縛石人、安陽殷墟婦好墓玉跪像等,即使真是“儺鬼”,也頂多追溯到夏末商初,得不到“華夏共祖”的理論。
⑵_
白劍認為既然中原與古蜀均行“五行儺祭”,那么其祭祀的神明都來自距今5萬~10 ……(未完,全文共14129字,當前僅顯示3361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讀《釋讀金沙》《古代的巴蜀》《四川盆地的青銅時代》有感》
文章搜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