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景泰藍與青花瓷的制作工藝看中國工藝制作的區(qū)域差異及生態(tài)影響(討論課發(fā)言)
由景泰藍與青花瓷的制作工藝看
中國工藝制作的區(qū)域差異及生態(tài)影響
1 景泰藍與青花瓷的制作工藝
1.1 景泰藍制作工藝
景泰藍在狹義上即指銅胎掐絲琺瑯,是一種瓷銅結合的工藝品。它“以銅作胎,掐銅絲勾畫圖案輪廓,然后填點各色琺瑯彩釉燒成之。因為它盛行于明代景泰年間(1450~1456),而且通常都以翠藍秞為底色,故俗稱‘景泰藍’”(王家樹《中國工藝美術史》 )
景泰藍的制作工藝比較復雜,整個制作工序大致分為制胎、掐絲、燒焊、點藍、磨光、鍍金等多道工序(許文舟《閑話景泰藍》 ),以冶煉、鑲嵌、上秞、焊接、鍍金技術為主。
1.2 青花瓷制造工藝
元代青花瓷的“青花”是對白地藍花瓷器的一種專稱�!扒嗷ā笔侵笐免捔显诖商ド侠L畫,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溫下一次燒成,呈現(xiàn)藍色花紋的釉下彩瓷器。
青花瓷的制作工藝相對來說則較為簡單,可大致分為制胚成型、描圖、彩繪加工、施釉、窯爐燒成五道工序。
2 中國工藝制作的區(qū)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729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青花瓷的制作工藝中,我們可以窺見中國文物制作工藝的大致情況。
3.1 中國文物的不完全分類
我以制作工藝為標準將中國主要文物類型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以玉器、石器為代表的打磨器;
(2)以陶器、瓷器為代表的燒制器;
(3)以青銅器為代表的冶煉器;
(4)以家具、漆器為代表的砍斫器(以竹、木等為原材料);
(5)以金銀器為代表的鍛打器;
(6)以書法繪畫為代表的書繪文物。
同時中國文物還有一些多種器物共有的工藝技術,如拋光切割雕刻技術、鑲嵌技術、釉彩繪畫技術等。
以下就對這些制作工藝的生態(tài)影響進行分析。
3.2 中國文物制作工藝的生態(tài)影響
根據(jù)各種文物制作工藝的原料,我又將其分為兩類:以土木為原料的制作工藝和以金屬為原料的制作工藝。下面進行詳細分析。
3.2.1 土木原料制作工藝的生態(tài)影響
3.2.1.1 燒制
傳統(tǒng)燒制器皿多是以木柴或煤為燃料,在以磚砌成的窯爐中進行的。歷史上燒制景泰藍用的是傳統(tǒng)火爐即“藍貨爐” ,以煤為燃料,因而人們需要大量采煤來滿足燃料需求,根據(jù)煤是樹木長期埋于地下隔絕空氣所形成的產物,可將其歸屬于土木原料制作工藝;而另一類以木柴為燃料的窯爐則促使人們不可避免地上山大肆砍伐林木,斫木為薪。丘陵和山地植被的減少遇上雨水加劇了水土流失,河水泥沙攜帶量增多,易于形成河道的泛濫阻塞。
以磚砌成的窯爐則導致了粘土原料的大量需求,同樣會使挖掘粘土在當?shù)厥制毡�。雖說粘土在古代隨處可見,但長期以往的挖掘勢必會改變一個地區(qū)的自然地貌。尤其在火藥普遍應用后,就地取材的泥沙粘土生產效率更是大大加快�,F(xiàn)在在中國的許多地方仍然可以看到:挖土機將河流兩岸的泥沙挖出,并成堆由卡車運走,最后再由簡陋的運沙船運到各地制成磚土。毫無疑問,這改變了當?shù)氐哪嗌沉浚⑹沟帽煌诰蛱幍哪嗌掣铀绍洝?br>綜合以上兩點,原始植被的破壞和土壤的松軟導致徑流速度加快、泥土對植物根系的依附減少,加劇了水土流失、生態(tài)系統(tǒng)退化,甚至引發(fā)洪災,對人類生存造成威脅。
3.2.1.2 顏料繪畫
古代的許多器物有用顏料在其上用顏料勾畫圖案作為裝飾的習慣,尤其是燒制器和砍斫器。但是也正是由于這些器物不僅在達官貴人中的流行也在平民百姓中的普及需要大量的繪畫顏料,這些顏料的產地也加緊了開采,從而導致資源的枯竭,如精美絕倫的青花瓷器所使用的青料:萬歷三十五年六月乙卯,“工部右侍郎劉元震請罷新昌等縣土青,不報。言浙江土青隨礦暫采,無補于實用。在新昌本邑,則青竭而粗惡不堪。在東陽、永康,江山解折色,又力疲而輸,將難繼。加之賦役繁重,災祲頻仍�!� ”任何的自然資源都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休止的開采去用如不得到合理的分配,則上文提到的情況不可避免。
此外同屬土木原料制作工藝的還有書繪技術(宣紙需要大量的植物纖維)、鑲嵌技術(粘結劑多從植物中提取,如景泰藍以白芨粉 、糨糊、松香為粘結劑(唐克美,李蒼顏《中國傳統(tǒng)工藝全集 金銀細金工藝和景泰藍》))等。
3.2.2金屬原料制作工藝的生態(tài)影響
以切割雕刻為例,人們通過生產實踐,根據(jù)礦石的不同硬度對石器、玉器等進行切割、雕刻,如金剛石就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礦石,可用于雕刻其他礦石。限于科技水平,判別方法在當時仍以肉眼鑒別為主,從形狀、顏色、硬度、解理等方面加以鑒別。
因此,人們就需要通過在山區(qū)采礦采石得到大量的礦石作為原料。尤其在火藥發(fā)明以后,開山采石的效率大大增強,加快挖掘速度。唐朝中期的書籍里記載了制造火藥的方法;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上;北宋政府設有專門制造火藥的作坊,火藥在軍事上廣泛使用。鑒于古代國家仍以戰(zhàn)爭的勝敗決定強弱,軍事更受重視,國家
財政在軍事上的支出應多于日常生活支出。由此我們可以推斷,至少在北宋以后,人們開始用 ……(未完,全文共5828字,當前僅顯示2046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由景泰藍與青花瓷的制作工藝看中國工藝制作的區(qū)域差異及生態(tài)影響(討論課發(f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