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提綱:……
一、社會、社會管理與國外社會管理
二、當代國外社會管理的理論和創(chuàng)新
(一)“意識形態(tài)”與“新第三條道路”理論
(二)“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理論
(三)現代西方公共管理的四個理論
(四)變革社會中的“秩序”理論
(五)新科技、全球化與風險社會的理論
三、當代國外社會管理思想及經驗的啟示和思考
……
干部學習課件:當代國外社會管理思想及經驗
胡振良
中央黨�?粕绮拷淌�
同志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和同志們一起研究這樣一個題目,叫做當代國外社會管理思想及經驗。
一、社會、社會管理與國外社會管理
首先講第一個問題,簡單的引言。我們講的是國外社會管理,首先第一個概念,大家要明確“社會”。社會本身實際上有大小之分,所謂大的社會概念,廣義的來講,最大的是人的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社會關系包括方方面面,最好的把握就是馬克思的概念,社會形態(tài)的概念。社會形態(tài)既包括人們的方方面面的關系,生產、經濟關系、政治關系、社會關系文化關系等,這是一個大的社會概念。社會小的概念是人們的社會生活領域,或者說“人的生產和再生產的過程”,我們講的小的社會是人的社會生活領域,這是我們一般的提法,我講了是“人的生產和再生產”,小的社會的概念,社會生活領域實際上是和其他的社會生活領域相區(qū)別我們才能夠很好地把握。
比如說一個社會本身來講,首先第一個生活領域是經濟生活領域,經濟生活領域大家比較熟悉,它是指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再生產的領域。比如說政治上來講,我它是講一個社會的權威、權力的生產和再生產的這樣一個領域,政治過程。第三個,文化。文化是生產什么東西呢?文化生產大片的,我們普通理解,實際上文化是作為一個社會的價值的生產和再生產的過程。社會來講是解決人的生產和再生產的過程,社會保障、生活等,這是小的社會的這樣一個概念。
接下來社會關系,社會管理的概念我們講的是大社會的概念還是小社會的概念呢?社會管理不是很早就提出來的,是近些年來提出來的,錦濤同志在黨校有一個社會管理的班和前面的一些
講話里面講的,他說:社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1096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要研究這樣一個題目,就是社會管理這個事,我簡單地做一個開場白。
二、當代國外社會管理的理論和創(chuàng)新
下面,想講講當代國外社會管理的理論和創(chuàng)新,講理論的創(chuàng)新,題目叫當代國外社會管理思想,講講思想。這個里面我想首先有兩個概念,第一個是思想,所謂的思想就是客觀、現實在我們人們思想當中的對象化,我們看到的東西反映到思想上形成的一些判斷概念,一些觀念。實際上,真正的系統思想就是系統的對一個問題的關聯體系,我們講國外社會管理的思想,它們對于社會關系,為什么、是什么、怎么樣,有什么系統的看法,是這樣一個東西。應該上思想和理論基本上在這個意義上是同義語,他們怎么想的,形成什么樣的系統觀點,有什么看法,這就是它的思想。國外的相關理論和經驗非常豐富,涉及了多種學科、各種研究,我們要想介紹起來這個內容非常多,時間又比較有限,我就圍繞著,抓中心、抓基本、抓宏觀、抓整體、抓基本問題,什么是基本問題呢?我圍繞著作為一個社會管理來講,它的基本問題人家怎么回答的,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一)“
意識形態(tài)”與“新第三條道路”理論
我在介紹這個問題的時候,這個題目就叫做“意識形態(tài)”和“第三條道路”的理論,這是第一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指導社會實踐,社會意識形態(tài)是社會管理的指導思想。
管理,你怎樣去進行管理,應該去怎么管理這個社會呢?外國有一個英國的學者叫蒂特馬斯,他在一本書里面講到:社會政策與相關的意識形態(tài)有密切的相聯系,這什么意思?我們的社會實踐都是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的,這個理論告訴我們什么是,怎么樣去搞這個事情。我們首先就研究國外在這個問題上有什么樣的重要的思想值得我們介紹。
縱觀發(fā)達國家管理與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有三種全局性影響的意識形態(tài)指導著人們的社會管理——_主義、保守主義和社會主義。與三種主義相聯系,社會建設和管理的理論和實踐,也形成了相互區(qū)別和聯系的三種類型,這是我們講的第一個問題。
我首先講講_主義,所謂_主義是什么呢?首先,主義是改造社會的系統的理論體系和主張體系。_主義是什么呢?所謂的_主義就是強調_的重要性,所謂強調的_是強調個人的_,所以_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強調要以個人為本位,要強調個人的_、理性和權利,它認為在個人利益的尊重和個人權利的尊重的基礎之上就能夠去構建一個理想社會,這是_主義最核心的地方。我們講人類社會現在不理想需要進行建構,怎么樣去建構才能建構理想社會,它認為你尊重個人的權利,以個人為本位,然后適當地社會上進行干預,說這能夠建立起理想社會。如果你全靠別的,靠國家、靠別人肯定構建不了理想社會,這是_主義的想法。
_主義的想法本身也有一些差別,比如說英國人、美國人的_主義更徹底一些,歐洲大陸上法國、德國的_主義就保守一些。_主義在歷史的發(fā)展當中也經歷了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不管它怎么發(fā)展,它的_主義的核心之點是一致的,強調個人的權利,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社會保障或者社會建設也體現了這樣的精神去進行構建。
比如,在英國早期18世紀、19世紀的時候,它搞了一個英國的《濟貧法》,英國的《濟貧法》強調的是什么呢?它強調的是:英國的濟貧理念里面,人們貧窮還是富裕,生活的好與壞本質上是個人的事。是個人的事,但在社會生活當中確實有一些人被社會拋棄了,他自己的生活處在一種非常困難的狀態(tài),這種困難的狀態(tài),社會也可以通過救濟,給他以最低的生活保障,體現著這種仁愛,但是他富裕能夠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還是自己的責任,這是_主義的理念。
和這個相適應的,比如說英國的《濟貧法》就強調:被救濟的話,你首先要審查,看看他是不是最貧窮的,他是才能夠救濟;第二個強調,救濟人的生活狀態(tài)不能夠比勞動人的生活狀態(tài)好,如果好了以后就鼓勵人不勞動了,所以就強調這樣;第三個,救濟的本身也是對不勞而獲,這些貧窮人沒有解決好自己的問題的一種懲罰,所以西方英國早期的《濟貧法》的本身有一個懲罰貧窮人的邏輯,強調這事是你自己的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英國開始肯定國家的作用,貝弗里奇有一個新的社會保障的方案——福利國家方案的時候,雖然強調要有社會福利,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還是強調保障水平要低,強調個人應該承擔責任。
到了80年代,撒切爾夫人搞的改革,私有化、個人責任等,最少的福利等。_主義的社會福利思想,強調福利是個人的事,國家在極為必要的時候進行調節(jié),還要濟貧。
第二種,保守主義。保守主義是一種重要思想。保守主義的思想是基于傳統,強調整體。人類社會怎么樣能夠構建一個理想社會呢?單個的人或一個時代人都是不可以實現的,也想不出一個好的方法,它必須是人類在自己的發(fā)展過程當中,歷史上人與人之間的不斷的繼承,形成一些好的思想,這樣才能夠解決人面臨的問題。
保守主義還強調社會是一個整體,不僅要強調個人,還要強調社會,還要團結,主張秩序,它反對社會的急劇變遷,希望社會和諧發(fā)展。與其說這是一種理論體系,倒不如說是一些理念,這些理念也在經歷著不斷的發(fā)展,比如傳統有不變的價值,又有隨著現實發(fā)展,因此保守主義也由傳統走在現在,保守主義就有一個強調傳統,強調團結互助,在自己的發(fā)展的過程當中和這樣各相適應也形成了以這個指導思想指導下的社會的保障、社會建設的模式。比如說德國的傳統和美國的傳統。
在德國,最早的搞社會保障_的是俾斯麥,是德國的鐵血首相,他就覺得這個國家應該保護自己的公民,為了反對革命,反對社會主義要讓社會矛盾小一點,要把最窮人的貧窮的保障問題解決,所以他引進了最先的社會保障,這是德國。
與此同時,美國后來的理念也是強調,我們現在也把美國的模式叫“新保守主義”發(fā)展模式�!靶卤J刂髁x”發(fā)展模式第一個繼承了一些傳統,它強調人類的傳統,它也強調國家要承擔一些責任,在這個理念當中去構建它的社會保障 ……(未完,全文共12938字,當前僅顯示3078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干部學習課件:當代國外社會管理思想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