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大學生消費調(diào)查問卷及心得體會
廣東省大學生消費調(diào)查問卷
對一名大學生來說,消費的心理是否健康,消費的行為是否正確很重要,影響著自身的價值觀的形成等等。因此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很重要。
本問卷采取不記名方式,所填寫的內(nèi)容只作為我們此次調(diào)查研究所用;卮鸨締柧頃r,希望您回答問題時說出您真實的事實和想法。我們調(diào)查小組衷心感謝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別:
○ 男
○ 女
2.您的年級是:
○ 大學一年級
○ 大學二年級
○ 大學三年級
○ 大學四年級
3.您所就讀的高校位于哪個城市:
○ 廣州
○ 深圳
○ 珠海
○ 惠州
○ 其他(請注明)________
4.您來自:
○
農(nóng)村 ○ 城市
5.您的家庭月平均收入是:
○ 1000元以下
○ 1000~3000元
○ 3000~5000元
○ 5000~10000元
○ 10000元以上
6.您平均一個月用去多少生活費:
○ 500元以下
○ 500~800元
○ 800元~1100元
○ 1100元以上
7.您的生活費主要來源于:
○ 家中補給
○ 課余打工
○ 參加學校的勤工儉學
○ 獎學金
○ 其他(請注明)________
8.您主要花費在哪些方
……(新文秘網(wǎng)http://120pk.cn省略919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就讀的高校位于哪個城市:
反饋% 反饋數(shù)量
廣州
68.0% 68
深圳
4.0% 4
珠海
5.0% 5
惠州
2.0% 2
其他(請注明)
21.0% 21
回答問題 100
跳過的問題 0
4. 您來自:
反饋% 反饋數(shù)量
農(nóng)村
43.0% 43
城市
57.0% 57
回答問題 100
跳過的問題 0
5. 您的家庭月平均收入是:
反饋% 反饋數(shù)量
1000元以下
5.0% 5
1000~3000元
41.0% 41
3000~5000元
30.0% 30
5000~10000元
19.0% 19
10000元以上
5.0% 5
回答問題 100
跳過的問題 0
6. 您平均一個月用去多少生活費:
反饋% 反饋數(shù)量
500元以下
12.0% 12
500~800元
50.0% 50
800元~1100元
31.0% 31
1100元以上
7.0% 7
回答問題 100
跳過的問題 0
7. 您的生活費主要來源于:
反饋% 反饋數(shù)量
家中補給
90.0% 90
課余打工
5.0% 5
參加學校的勤工儉學
1.0% 1
獎學金
2.0% 2
其他(請注明)
2.0% 2
回答問題 100
跳過的問題 0
8. 您主要花費在哪些方面:(多選)
反饋% 反饋數(shù)量
就餐
96.0% 96
學習用品
45.0% 45
書報雜志
19.0% 19
衣服飾物
48.0% 48
化妝品
7.0% 7
零食
49.0% 49
其他(請注明)
9.0% 9
回答問題 100
跳過的問題 0
9. 您消費注重的是:
反饋% 反饋數(shù)量
品牌
6.0% 6
質(zhì)量
59.0% 59
外觀
12.0% 12
價格
18.0% 18
其他(請注明)
5.0% 5
回答問題 100
跳過的問題 0
10. 您通常如何進行購物消費:
反饋% 反饋數(shù)量
專賣店
11.0% 11
百貨商店
46.0% 46
一般小商店
23.0% 23
網(wǎng)購或電話訂購
16.0% 16
其他(請注明)
4.0% 4
回答問題 100
跳過的問題 0
11.你是否花大量錢(1000以上)去消費:
反饋% 反饋數(shù)量
總是
2.0% 2
經(jīng)常
2.0% 2
偶爾
14.0% 14
極少
56.0% 56
從不
26.0% 26
回答問題 100
跳過的問題 0
12.您消費都有計劃嗎?
反饋% 反饋數(shù)量
有計劃
15.0% 15
較有計劃
66.0% 66
沒有計劃
19.0% 19
回答問題 100
跳過的問題 0
13.“只要喜歡,無論再貴的東西我也要買”,您對這一個觀點的看法是:
反饋% 反饋數(shù)量
完全同意
2.0% 2
比較同意
25.0% 25
不同意
57.0% 57
非常不同意
16.0% 16
回答問題 100
跳過的問題 0
14.如果你有一大筆錢,你會用這筆錢做什么?(多選)
反饋% 反饋數(shù)量
存起來
67.0% 67
買名牌產(chǎn)品
3.0% 3
買車、樓
36.0% 36
旅游
56.0% 56
購買學習用品、書籍報刊
21.0% 21
投資
55.0% 56
其他(請注明)
2.0% 2
回答問題 ……(未完,全文共7352字,當前僅顯示2582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廣東省大學生消費調(diào)查問卷及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