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提綱:……
一、有效溝通的條件(P1/2)
二、有效溝通的特征(P4一條一條點出)
1、具有同理心
三、班主任工作有效溝通方面存在的問題(P5)
四、中小學班主任工作溝通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P6)
……
論班主任有效溝通技巧
今天我很榮幸的擔任班主任論壇第一講的發(fā)言人。關于坐在這里說些什么,我想了很久,但是最后腦子里只蹦出來五個字:“
班主任,難當�!卑嘀魅我鎸Σ煌愿瘛⒉煌彝ケ尘�、不同成長經(jīng)歷的學生,面對社會各個領域、不同文化層次的家長,面對不同性格的任課教師,而這些不同往往還是我們不了解的。要讓所有人勁兒往一處使,確實不容易。所以班主任是消防隊員,是保姆,是警察,甚至學生家長夫妻吵架也跟你有關系,還要兼任居委會調(diào)解員。但是身兼數(shù)職的我們,手里沒有一個有效的制約工具,有時批評學生幾句,沒收學生手機,都要擔著風險,因為你不知道你所面對的人會有什么樣的反應,能不能理解你的好心。我們所擁有的唯一工具,就是我們自己,我們的話語、我們的動作、我們的真心,從而讓獲取他人的理解、認可、支持。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論的話題——班主任有效溝通的技巧。
一、有效溝通的條件(P1/2)
溝通是一種被感知。發(fā)送者處于主動地位,接受者處于被動地位。接受者并不能直接探知發(fā)送者內(nèi)心的思想與觀點,他只有通過接收發(fā)送者傳遞的信息來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
有效溝通,應滿足以下的條件: ( 1 )發(fā)送者發(fā)出的信息應完整、準確;( 2)接受者能 接收到完整信息并能夠正確理解這一信息; ( 3)接受者愿意以恰當?shù)男?br>……(新文秘網(wǎng)http://120pk.cn省略868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藏的真正的問題,而同理心的回應是為了幫助學生從表層問題漸漸深入到癥結性的關鍵問題。因此,教師不能停留在同理心的回應上,還必須一邊聆聽學生的話,一邊思考如何在同理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出能夠更多地了解問題癥結的隱情。
[案例]:比如,學生因事遲到。 教師甲:“你怎么搞的?為什么不早點到校?下次不準遲到�!苯處熞遥骸斑t到了,臉紅了,我想肯定有原因,能說說嗎?”
教師甲以單純責備、 命令的口吻與學生對話,只顧自己 “暢所欲言” ,不給學生開口的機會,這其實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讓他們閉嘴,未能主動搭建師生對話溝通的橋梁。學生有理無處辯,有冤無處伸,憋在心理的委屈,只能增加對教師的埋怨情緒、怨恨心理;而教師乙站在學生的立場去理解學生,把自己對學生的了解和感覺誠懇地說出來,并給學生以陳述理由的機會,則有助于師生間的相互了解與溝通。
2、會積極傾聽
傾聽,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是有效溝通的起點,是心與心的交流。如果表現(xiàn)出傾聽其他人的意愿,就將學到很多可能被忽略的東西。傾聽行為能產(chǎn)生信任感和親和力,贏得忠誠和尊敬,緩解人際關系壓力,促進師生之間的友好交往與悉心合作。傾聽能夠改善班主任和每個人的關系,而良好的人際關系能促使班主任在事業(yè)和個人兩方面都能取得更大的成功。過早、過多的評論,會給學生造成一種心理壓力,使其不能繼續(xù)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導致溝通中斷。同時,由于受表達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學生傳遞的信息可能不準確,或者因為某些原因刻意隱藏其真實想法, 因此,在溝通中,班主任只有善于積極傾聽,才能正確理解對方所傳遞的信息,了解其內(nèi)心世界,做到有的放矢。
傾聽可分為三個層次。從第一層次到第三層次,就是溝通能力、交流效率不斷提升的過程,也是溝通越來越有效果的體現(xiàn)。
第一層次的傾聽,聽者完全沒有注意說話人所說的話,假裝在聽,其實內(nèi)心在考慮其他毫無關聯(lián)的事情,或內(nèi)心想著辯駁,他更感興趣的不是聽,而是說。(反正學生也講不出什么的觀點,邊改作業(yè)邊聽)這一層次的傾聽,是不可能達到有效 溝通的目的。
第二個層次的傾聽,聽者是假裝在傾聽。聽者是聽了,但主要聽字詞和內(nèi)容,會忽視
講話者的語調(diào)、身體姿勢、手勢、臉部表情、眼神等所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容易產(chǎn)生某種誤會。(學生抿嘴,咬嘴唇,是有話忍著不說。)
第三個層次的傾聽,聽者是專心而有效地傾聽。 聽者明白,傾聽是除了“聽”的動作之外,還有明確的目的指向,需要經(jīng)過意義、轉(zhuǎn)譯、選擇、評價等一系列復雜的過程,不斷地獲取信息、作出判斷和信息反饋,需要主動參與和持續(xù)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時,傾聽的內(nèi)容不僅僅局限于_,還包含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等。因此,傾聽是通過聽覺、視覺接收和理解對方思想、信息和情感的過程。同時聽者也明白,傾聽的核心是思考,是互動,是感悟。在傾聽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觀察、辨別、判斷、選擇,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甚至在瞬間作出決定,或是肯定的評論,或是由此展開的討論,等等。這一層次的傾聽,是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有效溝通所必須達到的層次,是進行有效溝通的最高境界。
[案例]:一次一個三年級的學生忘記帶上課的東西了,快上課的時候?qū)W生去找老師,下面是學生和老師的一段對話:
學生:我把數(shù)學課用的東西全都忘記在家里了。 教師:哦,你遇到問題了。學生:是的,我忘記帶數(shù)學書、題目紙和練習本了。 教師:想想看我們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 學生:我趕快回家拿……不行,這樣接著的英語課我就耽誤了。 教師:嗯。 學生:或者打電話給媽媽,叫她幫我送來……可時她有時不聽電話……也可能正好沒空。 教師:那么這個辦法有可能行不通。學生:是��!對了,我可以先向隔壁班的同學借一本數(shù)學書用一用,然后拿張白紙重新抄題目來做練習。 教師:看樣子你把問題解決了。 學生(很高興地):是的,謝謝老師!以后我得記著點,睡覺前檢查一下書包。
在這則案例中,教師從一開始就做了一個好的聽眾。 當教師聽到學生將數(shù)學課上要用的東西全忘在家中時,教師沒有厲言批評,而是指出學生現(xiàn)在面臨的現(xiàn)狀——遇到問題了。學生一下就感受到了 教師對他處境的理解,于是把話說詳細了。教師接著沒有停留在對學生處境的描述中,而是話鋒一轉(zhuǎn),引導學生如何來擺脫這困境。說是引導,其實從案例中不難發(fā)現(xiàn)都是學生在教師聽的過程中自己一步一步去解決的。而且學生最后一句話還讓我們感受到學生已經(jīng)從這次事件中吸取了教訓。這里,師生間是真實、誠懇地袒露胸懷,彼此真誠相對。這一切都源于該教師會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期望與呵護,領悟到自己的失誤。
例。沙盤,火車作為交通 ……(未完,全文共6943字,當前僅顯示2438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論班主任有效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