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干部/組織講話/黨會報告/學習體會/學習材料/畢業(yè)論文/質檢/>>正文

干部學習講稿:如何加強中國制造業(yè)質量與品牌建設(下)

發(fā)表時間:2017/3/9 20:40:49
目錄/提綱:……
三、國外質量品牌建設的做法與啟示
(一)“德國制造”確保德國出口全球第一
(二)日本經濟振興是一次成功的質量品牌革命
(三)“質量振興法案”助推美國重返世界第一
(四)各國質量品牌建設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四、加強我國質量品牌建設的建議
(一)不斷夯實質量發(fā)展基礎
(二)發(fā)揮企業(yè)質量品牌建設的主體作用
(三)戰(zhàn)略重視制定中國品牌規(guī)劃
(四)加快培育工業(yè)品牌
(五)完善質量品牌的公共服務體系
……
干部學習講稿:如何加強中國制造業(yè)質量與品牌建設(下)
秦海林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工業(yè)經濟研究所所長

三、國外質量品牌建設的做法與啟示
(一)“德國制造”確保德國出口全球第一
我們先要看一看國外在推進加強質量品牌建設的一些做法,看看對我們國家質量品牌建設,有什么樣的啟示。
首先看看德國制造,“德國制造”確保德國出口全球第一。德國制造,并不是一開始就是好質量的一種品牌形象,其實也經歷過一個痛苦的過程。首先第一個階段工業(yè)化初期,在德國剛剛統(tǒng)一之后,德國的產品進入到英國,但是由于德國的產品品質比較差,在1887年的時候英國議會通過了羞辱性的商標法條款,規(guī)定所有從德國進口的產品,必須標明“made in Germany”。那么也就是說只要看到這個標牌,就表明這個產品的品質很差。但是通過十幾年的德國人的工匠精神以及執(zhí)著,嚴謹?shù)男愿,那么德國人做到了?br>到了1896年英國羅斯伯里伯爵說到,“德國讓我們感到恐懼,德國人把一切做到絕對的完美!边@也就是說從英國人對德國產品的形象的轉變,說明了德國產品已經在質量上,在品牌上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那么“made in Germany”到目前已經成為好品牌、高質量的一種代言。這是在一戰(zhàn)前德國制造產品的形象。
第二階段二戰(zhàn)后,德國實現(xiàn)了經濟奇跡。2014年德國貨物貿易進出口2.7萬億美元,出口貿易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915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負,提供國家貸款。這一系列的舉措,也為德國孕育出一批質量、技術世界領先的“隱形冠軍”。那么“隱形冠軍”現(xiàn)在這種提法,也比較流行,在中國我們提的是單項冠軍,那么隱形冠軍的意思是在某一個具體的領域里面,具有一定的技術領先性,同時又占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這樣的企業(yè),我們稱之為隱形冠軍。在德國這樣的企業(yè)都非常之多,而且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yè)。
(二)日本經濟振興是一次成功的質量品牌革命
說完德國,我們看看日本,日本的經濟振興是一次成功的質量品牌革命。日本在1920年的時候進入了工業(yè)化國家之列,但是產品質量水平與其他的工業(yè)化國家相比較還是很低的。那么在二戰(zhàn)后初期部分日本公司想方設法,要在一個名為USA的日本小村莊開廠,因為他們的產品就可以打上“made in USA”的標記。從這個故事來看,也可以看得出來,日本的產品并不是一開始就是好的產品,稱之為東洋貨,也被視為劣質產品。
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掀起了質量救國的熱潮,主要是設立國家層面的質量獎(戴明獎),戴明是一個美國的質量管理學大師,日本人邀請戴明、朱蘭到日本講學,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全員質量培訓,實施了全公司的質量管理,首創(chuàng)了QC團隊質量改進方法、5S現(xiàn)場管理、質量功能展開(QFD)和豐田生產方式(TPS)等一系列的質量管理方法。通過這些不斷的改善,使得日本制造成為全球產品質量的標桿。也就是從東洋貨到日本制造,這是一個過程,也是通過不斷的跟蹤、創(chuàng)立找到自己適合本國的質量管理方法,使得日本的產品一躍千里,進入發(fā)達國家高質量、好品牌的行列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的人均GDP,是相對倍率變化的趨勢,那么日本對世界的倍率達到3倍以上。也就是說日本的人均創(chuàng)造能力,遠比世界的平均人均創(chuàng)造能力要強3倍以上。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是日本的產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個反映。
經驗來看,日本有些經驗,提高質量成為了全民運動。日本主要是以貿易立國作為自己的國家戰(zhàn)略,這就要求以國際高標準的質量參與全球競爭,那么政府強化監(jiān)管,科工聯(lián)合會(JUSE)推動引進質量管理方法,企業(yè)層面上加強員工的培訓,形成了一整套、一系列的日式質量管理模式,這也就是把提高質量融入到了整個企業(yè)當中,全民當中。
第二個是全員參與培訓和改進運動。日本質量管理的教育和培訓,一直是針對企業(yè)全體員工的,成立QC小組改進產品質量、降低能耗。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日本逐步形成了70萬個QC小組,500萬員工參與,幾乎每一個日本員工都有參與到QC小組當中。
第三個注重供應鏈管理和整體效率。日本上下游的企業(yè),保持長期合作的關系,有利于整體供應鏈上質量改進與效率提升,那么這也就形成了日本特征的高質、高效、低成本的生產方式,也就是說整個產業(yè)鏈上下游、供應鏈的上下游,能夠共同研發(fā)、維護高質量的產品,使得整體的日本制造產品質量能夠上一個臺階。
第四個引進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日本科工聯(lián)合會先后邀請戴明、朱蘭博士多次到日本企業(yè)培訓,并注重建立符合國情的質量管理模式,這里不只是請先進的管理學大師,包括引進、學習先進的質量管理學理論,同時日本自身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日式管理方法。涌現(xiàn)出石川馨、田口玄一、大野耐一等管理大師,總結出QFD(質量功能展開)、田口方法、新老七種工具、5S/6S、TPS(豐田生產方式)、精益生產等質量管理方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質量管理理論,以及培育出一大批這樣的管理學大師。
(三)“質量振興法案”助推美國重返世界第一
看完德國和日本,我們來看看美國。美國 “質量振興法案”助推美國重返世界第一。那么我們知道,美國在一戰(zhàn)后和二戰(zhàn)后通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使得美國走上了世界超級大國的地位,但是在制造業(yè)的發(fā)展歷程當中,也是經歷了一些鎮(zhèn)痛。20世紀初,美國完成了以電氣化為特征的第二次技術革命,也就是我們說的第二次革命,工業(yè)2.0的時代。
福特制出現(xiàn)后,美國大力發(fā)展流水線及大規(guī)模生產方式,生產呈規(guī);,大工業(yè)、大企業(yè)不斷的興起。期間以機器零部件標準化為主的管理新模式,成為推動美國“規(guī)模生產制”的保障,美國政府通過完善相關法規(guī),以促使企業(yè)重視產品質量。這是在20世紀初,福特制規(guī)模生產的生產方式,使得美國的制造業(yè)能力大幅提升。
那么在二戰(zhàn)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日本通過自己不斷的改善制造業(yè)產品、質量,包括品牌的塑造,日本產品大舉進入美國市場,美國產品本土市場占有率大幅下降。有一個例子在電視機領域,美國原有30多家彩電公司,到80年代末只剩下1家了。所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美國本土就引發(fā)了一個大討論,就是日本行為什么美國不行的這個大討論。通過討論,包括理論界、政界、學術界、商界的參與到大討論。
1987年里根總統(tǒng)簽署了“質量振興法案”,美國一般都是通過法律的手段,去維持、促進、激勵市場競爭!百|量振興法案”批準了設立馬爾科姆•鮑德里奇國家質量獎,激 ……(未完,全文共10808字,當前僅顯示2571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干部學習講稿:如何加強中國制造業(yè)質量與品牌建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