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提綱:……
一、主要做法
(一)落實責任,推進均衡
(二)控輟保學,促機會均衡
(三)優(yōu)化布局,改善條件促均衡
(四)優(yōu)化隊伍,促教師配置均衡
(五)強化管理,促質量均衡
(六)建立機制,促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
二、工作成效
(一)推進均衡縮小差距
(二)辦學基本條件顯著改善
(三)信息化裝備水平明顯提高
(四)教師整體素質顯著提升
(五)特色內涵教育凸顯亮點
(六)義務教育鞏固提高
(七)強化督導規(guī)范行為
三、存在問題
(一)生均校舍建筑面積不達標
(二)生均體育活動場地面積不達標
(三)寄宿生人均宿舍面積不達標
(四)生均圖書冊數不達標
(五)教學實驗儀器值不達標
(六)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臺數不達標
(七)師生比達標
(八)班班通配置達標
(九)班額不達標
四、整改措施
(一)加大投入,促條件達標
……
榕江縣教育和科技局迎接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
——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情況自查報告
(2017年6月30日)
尊敬的國務院教育督查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根據《國務院關于開展第四次大督查的通知》(國發(fā)明電〔2017〕1號)及省、州、縣關于迎接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要求,現將我縣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情況自查報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落實責任,推進均衡。為促進我縣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成立了以縣長任組長的榕江縣義務教育初步均衡發(fā)展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榕江縣義務教育初步均衡發(fā)展實施方案》,落實了義務教育初步均衡發(fā)展責任機制、監(jiān)督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認真貫徹“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_,將教育工作列入《榕江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規(guī)劃綱要》的重要內容。全面明確了我縣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發(fā)展重點和保障措施,縣、鄉(xiāng)、村、校層層簽訂責任書,確保目標任務的落實。同時,縣委縣政府每年至少召開2次以上教育專題會議,專門聽取教育工作情況
匯報,研究和部署教育工作,切實保障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得到優(yōu)先研究,教育的問題得到優(yōu)先解決,教育的規(guī)劃得到優(yōu)先落實。
(二)控輟保學,促機會均衡。制定《榕江縣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的實施意見》、《榕江縣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工作的意見》、《榕江縣義務教育學校劃片招生工作實施方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890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對縣域內師資力量實行統(tǒng)一管理、均衡配置。通過統(tǒng)籌城鄉(xiāng)師資調配,教師隊伍年齡結構性缺編和學校學科專業(yè)結構性缺編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緩解。
(五)強化管理,促質量均衡。為推進教育質量均衡,制定了《榕江
縣中小學教學質量目標管理實施辦法(試行)》、《榕江縣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意見》,對全縣中小學實施教學質量目標管理。深化中小學教研聯合體管理改革,構建城鄉(xiāng)學校教研聯合體促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組建1個高中教研聯合體,6個初中教研聯合體,5個小學教研聯合體,實施優(yōu)質學校和薄弱學�!袄壈l(fā)展”,以此縮小城鄉(xiāng)和校際質量差距,促進城鄉(xiāng)質量均衡發(fā)展。
(六)建立機制,促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把義務教育經費全額納入
財政保障范疇。強化政府投入主渠道地位,落實法定投入責任,確保公共財政對教育投入達到“三個增長”, 足額征收城市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并全部用于教育。
農村稅費轉移支付各項資金用于農村教育的比例不低于50%,壓縮行政經費的6%用于教育,及時撥付各類教育�?�,積極爭取對口扶貧資金傾斜用于教育。每年將教師培訓經費單列,并按全縣教師工資總額的1.5%納入財政預算,生均公用經費的5%用于各類教師培訓。
二、 工作成效
(一)推進均衡縮小差距。科學布局調整,實現一鄉(xiāng)(鎮(zhèn))一所中心完小、人口集中村有完小和保留必要教學點、初中集中縣城和片區(qū)鎮(zhèn)的辦學格局,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學校面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城鄉(xiāng)、校際之間差距明顯縮小。
(二)辦學基本條件顯著改善。小學、初中辦學基本條件明顯改善,基本辦學條件達標率快速提升。
(三)信息化裝備水平明顯提高。優(yōu)質教育班班通基本實現初中、完小全覆蓋。
(四)教師整體素質顯著提升。5年來共招聘教師及公益崗位人員1740人。其中:幼兒教師256人,小學教師246人,初中教師222人,學校保安231人,食堂工人414人,宿管員16人,派駐校醫(yī)213人。教師得到全員培訓,參訓教師達7605人次,全縣小學專任教師�?萍耙陨蠈W歷達88.6%,初中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達83%。
(五)特色內涵教育凸顯亮點。大力開展體育藝術教育,努力創(chuàng)建和打造特色教育學校。4所中小學成為侗族大歌傳承學校,4所中小學成為貴州省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所小學成為全國少兒體操訓練特色學校,1所初中成為全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特色學校。
(六)義務教育鞏固提高。小學入學率由2012年的99.1%提高到現在的99.3%;初中凈入學率由2012年的71.3%提高到現在的95.16%。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由2012年的66.73提高到現在的86.01%。全縣“三殘”兒童少年入學率由2012年80.3%提升到現在的92.7%。
(七)強化督導規(guī)范行為。加強縣級政府教育督導機構和督學隊伍建設,督學責任區(qū)和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實現“兩個全覆蓋”。教育督導經費在部門預算中單列,保障了督導工作的正常開展。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監(jiān)督問責機制健全,充分發(fā)揮監(jiān)督、評估、檢查、指導作用。
三、存在問題
目前,我縣有完小73所,初級中學15所(含九年一貫制初中部2
個),根據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布局調整規(guī)劃,2017年秋季學期將撤并完小17所、初中4所(含九年一貫制初中部2個),2018年撤并整合資源后保留完小56所、初中11所。按照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督導評估辦學基本標準的9項指標要求,對規(guī)劃評估驗收學校逐一對標對表自查,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 生均校舍建筑面積不達標。按照生均校舍建筑面積小學≥
4.5㎡達標要求,56所完小中 ,還有6所未達標,達標比例為 89.28%;按照初中≥5.5㎡達標要求,11所初級中學中 ,還有1所未達標,達標比例為 90.9%。
(二) 生均體育活動場地面積不達標。 按照生均體育活動面積小
學≥4.5㎡達標要求,56所完小中 ,還有25所未達標,達標比例為55.35%;按照初中≥5.5㎡達標要求,11所初級中學中 ,還有4所未達標,達標比例為63.63%。
(三) 寄宿生人均宿舍面積不達標。 按照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積小
學≥3㎡達標要求,56所完小中 ,還有15所未達標,達標比例為73.21%;按照初中≥3.5㎡達標要求,11所初級中學中 ,還有4所未達標,達標比例為63.63%。
(四) 生均圖書冊數不達標。按照生均圖書冊數小學≥20冊達標
要求,56所完小中 ,還有38所未達標,達標比例為32.14%;按照初中≥30冊達標要求,11所初級中學中 ,還有9所未達標,達標比例為18.18%。
(五) 教學實驗儀器值不達標。按照小學:12個教學班及以下≥ ……(未完,全文共4946字,當前僅顯示2498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縣政府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情況自查報告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