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特性是指審計工作的基本性質與特征,如審計地位的獨立性、審計范圍的廣泛性、審計過程的公正性等。審計特性決定了審計職能的內涵所在,而審計的職能、目的又貫穿在審計活動的全過程,最終規(guī)定了審計對象、審計依據的特征和范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審計程序和審計方法的具體運用,制約著對審計結論產生重要影響的審計證據。審計特性是在審計活動中不斷
總結和提煉出來的,隨著審計環(huán)境的變遷和審計實踐的發(fā)展,審計特性也需要與時俱進,決定、指導審計行為的方向和策略。我認為,當前內部審計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六個方面的特性:
前瞻性。所謂前瞻性,就是要加強計劃管理和目標管理。長期以來,內部審計機構的
工作計劃大多服從于上級部門和本級決策層,體現出依賴性、被動性、受托性較強的特點,缺乏中長期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尤其是基層審計機構,項目的主動性、選擇性更加不足,即使擬定了局部的年度計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592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程和內部控制、挽回或避免了多少經濟損失等缺乏系統(tǒng)的分析、計量和追蹤。在審計報告提交之后,很少有人考慮對審計建議進行提煉,督促被審單位整改到位,轉化出長遠的經濟效益。解決此類問題,首先要樹立審計監(jiān)督、風險管理過程就是創(chuàng)造價值過程的觀念。從審計目標入手,加大經營性審計、管理績效審計的力度,審計師要參與企業(yè)管理、業(yè)務流程設計和再造的全過程,充分發(fā)揮審計的建設與評價職能,促進企業(yè)完善經營管理。其次要進行審計項目自身的經濟價值分析,對審計重點不突出、審計成本或風險過高的項目要予以篩選,通過控制、減少企業(yè)的風險損失,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爭取審計成果向經濟效益轉化的最大化。
審慎性。所謂審慎性,就是要在合理的程度和范圍內對審計事項進行有限地保證,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審計風險。同時應通過審計監(jiān)督,促進企業(yè)審慎、規(guī)范經營。內部審計由于受到決策層意愿、審計對象配合程度、審計手段等多種因素的制約,有時很難深入追究問題根源、形成原因、內在聯系及責任人,尤其是涉及詐騙、貪污、賬外賬、小金庫等性質嚴重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對審計師的要求更加苛刻。由于許多問題年代久遠、當事人調離甚至死亡、資金沒有在正常賬表內反映、缺少相關證明材料等約束,審計師很難進行定性判斷和結論。但是,決策層對審計機構的要求和期望值并未降低,一旦在審計過的區(qū)域或范圍內出現經濟案件、重大違規(guī)事項,決策層一般傾向于追究同期審計機構和審計師的責任,使內部審計的風險驟然增大。提高內部審計的審慎性,就要在以下三個方面付出努力:一是審計師要具備高度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培養(yǎng)敏銳、高超的職業(yè)技能,敢于和善于發(fā)現問題。做到既規(guī)避審計風險,又促使企業(yè)正確處理好發(fā)展與風險防范、內部控制的關系。二是審計過程規(guī)范,審計技術先進,審計證據確鑿,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資料的前提下發(fā)表合理意見,不提供絕對保證。三是不排除內部審計局限性造成的疏漏,對因審計責任心以外原因未及時發(fā)現風險隱患,以致產生經濟案件和重大違規(guī)事項的,應及時總結教訓。
公開性。所謂公開性,就是在不涉及國家機密、企業(yè)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情況下,對審計機構所開展的一系列審計過程和結果,實行公開化。過程公開,就是將審計的程序、審計的要求及操作公開。結果公開,就是將審計報告、審計建議、處理決定等在更大的程度上公開。公開化,有利于決策層、管理層和操作層及時了解企業(yè)的經營管理狀況和風險狀況,保證審計過程的規(guī)范性,避免對審計機構的不必要干擾,嚴肅追究和處理相關責任人;還有利于充分反映審計成果,使審計機構在體現自身價值的同時,接受更廣泛意義上的再監(jiān)督。由于歷史原因和某些思維定式,內部審計機構對此一直忌諱莫深,很少有審計過程和結果公開化的嘗試,造成審計對象不必要的猜疑、審計過程得不到協調配合、審計結論常被“束之高閣”、審計追蹤不落實等現象。要解決這些矛盾,就要從保障知情權、健全企業(yè)內部監(jiān)督機制的高度出發(fā),建立完善的審計過程、審計結果信息公開制度,加強審計機構與審計對象的交流、反饋,并以企業(yè)政策程序的形式固定下來。通過公開透明的審計操作方式,向審計主體以外的對象保證審計的公平和 ……(未完,全文共3292字,當前僅顯示1663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當前應重點關注內部審計六大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