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畢業(yè)論文:中國古代散文的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
摘要:意境說是我國古代文論的特有范疇,文藝評論者多用以闡釋詩詞韻文的審美與情感意義,而相對忽略了對散文意境的研究。本文以王國維境界(意境)說為理論基點來分析中國古代散文的意境創(chuàng)造。散文意境創(chuàng)造與詩歌韻文有極大不同,對“物”的不同理解可以發(fā)現(xiàn)除寫景狀物散文之外,其他散文仍可創(chuàng)造獨特的意境。本文從“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入手分析古代散文意境創(chuàng)造問題,二者雖有區(qū)別,但也是聯(lián)系緊密。
關鍵詞:散文 意境 “有我之境” “無我之境”
意境說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了文學尤其是詩詞的審美與情感的本質,是我國古代文論的特有范疇,也是我國在文藝理論上的一大貢獻。至今,文藝評論者多以意境理論闡釋詩詞的審美與情感意義,而相對忽略了對散文意境的研究。其實,與詩詞并行的散文(有些散文如辭賦等還是由詩歌演化而來)尤其是抒情散文的意境創(chuàng)造也有其獨特的價值,不容忽視。意境說于清末民初的王國維提出的境界(意境)說而趨于完善,本文試以被賦以新意的意境理論來分析中國古代散文的意境創(chuàng)造。需要說明的是,關于散文有不同的定義,本文所論及的散文是指詩、騷、曲之外的一切散體文章,但包括駢賦和一些趨于散化的辭,自然也不宜包括小說劇本話本在內。
意境概說
意境說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吨芤•系辭》中的“立象以盡意”可謂是意境說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925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點分析中國古代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的意境創(chuàng)造。然而詩歌等韻文與散文的情感表達與文字敘述是不同的。詩歌韻律性強,跳躍性強,言簡意賅,多用簡練形象的藝術審美來表現(xiàn)較復雜的情感;散文不受字數(shù)、韻律的限制,更傾向于對意象的鋪敘描繪,其含蓄凝練性自然不如詩歌,在意境創(chuàng)造上也比詩歌意境更為具體形象。若以研究詩歌的意境理論來研究散文就不得不做些變通,將意境的標準略為放寬,只有不拘泥于理論,方能認識到散文意境的價值所在。
有我之境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薄翱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蓖鯂S認為這兩句詞是“有我之境”的代表(《人間詞話•三》)。結合上述其對“有我之境”的闡述,我們可以這樣說,所謂“有我之境”就是作者將自己內心感受強加于外在事物之上,從而使得客觀的事物也與自己一樣或喜或悲或怨或傷,也使得作品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的文學形象。
中國古代散文即使是“有我之境”,也很少有情感的直接流露(直接抒情仍可建構意境,下文有具體論述),情景交融始終是中國歷代文學家與批評家不斷探究的主要美學觀念。陸機在《文賦》中提出“罄澄心以凝思,眇眾慮而為言,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已揭示文學的創(chuàng)造乃是以主體澄凝的心思涵攝宇宙物象的審美活動。另外,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篇》中提出“物有其容,情以物遷”,“目既往還,心亦吐納”;鐘嶸在《詩品序》中也講到“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這些觀念都在指出文學創(chuàng)造是心物交感的審美活動。其后,司空圖提出“思與境偕”,宋代黃升在《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序》中正式確立“情景交融”的美學觀念。后經謝榛《四溟詩話》、王夫之《姜齋詩話》,以至王國維《人間詞話》,“情景交融”成為縱貫千年的美學追求。[5]而達到情景交融的文學作品也是不勝枚舉。
比如,“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云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歐陽修《秋聲賦》)文章通過對秋色、秋容、秋氣、秋意以及秋聲的描繪,展現(xiàn)了一幅萬物凋零的秋景圖。文中描繪的秋之萬物,極盡慘淡寂寥蕭條凄切之態(tài),給人一種壓抑、荒涼、無奈之感。這便是此篇散文的“象”,而這“象”中飽含了作者歐陽修內心的深切感受。其時,國家積弊叢生,朝廷奸臣當?shù)溃嗪诎,歐陽修雖處高位卻難有所作為,甚至屢遭貶謫,正是“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不能”。在此番境遇下,面對“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的秋景,其心境自然充滿了無盡的凄涼與無奈。這份情感的表達便是作者所要表達的“意”了。讀者閱讀此文時,眼前自然現(xiàn)出蕭條的秋景,耳中自然響起凄冷的秋聲,心中正如彼時的作者一樣,感到一陣寂寞與無奈。作者所經歷的事變后人不會經歷,作者所憂慮的事后人也不會憂慮,但通過一幅秋景圖,后人與作者仿佛同心相連,都能體會到秋的蕭瑟,秋的不可抵御,這便是意境的妙用。作者“以我觀物”,所描寫的秋景皆帶有自己的感情色彩,這篇散文可謂“有我之境”的典范了。
這種“以我觀物”在周敦頤《愛蓮說》里得到更加鮮明的體現(xiàn)。文中直接說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弊髡咧笔阈闹袑ι彽南矏,而這種愛是有一定局限的!蔼殣邸逼洹俺鲇倌喽蝗尽,“獨愛”其“中通外直”,“獨愛”其“不蔓不枝”,“獨愛”其“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在這里作者愛的是蓮所體現(xiàn)的高貴品格。蓮是沒有情感的,這些優(yōu)秀的品質只是作家的一廂情愿罷了,因此,這種愛不過是其內心向往的外在表現(xiàn)而已。這篇散文不像歐陽修《秋聲賦》那樣將內心情感直接外現(xiàn),而是通過愛蓮之“品質”曲折表達作者的主觀感受。在這里,作者通過對蓮及其高貴品質的贊頌創(chuàng)造出令人贊賞向往的特殊意境。這種意境不僅超越了時代,更是超越了文本的局限,促成讀者對此的聯(lián)想與追求。此文雖為“有我之境”,但也達到一定程度的“物我合一”的境界,可見,“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二者是有深刻聯(lián)系的(此點下文具體論述)。
對“以我觀物”之“物”的不同理解也必將影響到對散文意境的評價。王國維曾說:“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人間詞話•六》)境界尚且如此,何況于“物”呢?筆者認為,“以我觀物”之“物”不僅包括景、物,也應包括歷史事件、人物、現(xiàn)象等社會事物。因此,可以實現(xiàn)“有我之境”建構的散文就不局限于寫景狀物之文,還應包括歷史評述、懷親念舊等文。
歷史散文大家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里有這樣一段文字:“昔西伯拘羨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 ……(未完,全文共7400字,當前僅顯示2599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中文畢業(yè)論文:中國古代散文的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