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黨委/黨務講話/黨課教案/>>正文

社區(qū)黨委黨課授課講稿

發(fā)表時間:2012/10/8 20:04:42

加強黨性修養(yǎng),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大慶村社區(qū)黨委黨課授課講稿

同志們:
今天我們把全體黨員組織起來,集體上一次黨課。黨課的題目是:加強黨性修養(yǎng),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希望大家回去后,認真學習,在工作中自覺加強黨性修養(yǎng),從事好自己所在崗位的工作,為黨和人民多做貢獻,爭取做一位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
加強黨性修養(yǎng),樹立和弘揚優(yōu)良作風,是每個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的終生課題。只有通過加強黨性修養(yǎng),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正確運用權力,才能使黨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與活力,才能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保持先進性。
加強黨性修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長期鍛煉的過程。從黨性的自身特點看,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的黨性不是自發(fā)形成的,需要經過長期的學習和修養(yǎng)才能塑造;也不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需要不斷的鍛煉和完善才能保持。過去的先進并不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59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向腐敗,就是因為沒有很好地學習理論,對理論學習認識不足,理論素養(yǎng)和水平不高,不能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以致出現種種偏差和錯誤,政治意識日漸淡薄,忘記了共產黨員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無法在思想上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哪里還能發(fā)揮好領導和表率作用?這些現象與共產黨員先進性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因而,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時刻不忘學習,通過學習、實踐、思考,不斷升華思想境界,始終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加強理論修養(yǎng),提高實踐能力。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要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_思想、_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提高運用科學理論,特別是最新的理論成果來解決當代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的能力,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堅定。理論學習一定要和實際相結合,能夠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這樣,理論修養(yǎng)才能落到實處。衡量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理論修養(yǎng)高低的標準,不是看其記了多少理論、背了多少原著,而是看其能不能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觀察世界、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在正確把握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和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分析和解決各種實際問題。
(二)強化黨性觀念,不斷提升紀律意識,在嚴格執(zhí)行黨章中加強黨性修養(yǎng)和黨性鍛煉。
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要想到黨的性質、宗旨和奮斗目標,想到黨的組織紀律和規(guī)章制度,想到黨員的權利和義務,就要身體力行,嚴格遵守和執(zhí)行黨章。自覺遵守黨章,切實增強黨性觀念。_總書記指出,黨章是把握黨的正確政治方向的根本準則,是堅持從嚴治黨方針的根本依據,是黨員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根本標準。黨章作為對全黨各級組織和每一個黨員具有黨性約束力的行為規(guī)范,從總體上涵蓋了涉及黨員政治行為、組織行為、經濟行為、道德行為的廣泛要求,為廣大黨員進行自我教育、增強黨的意識提供了最好教材。每個領導干部都要從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高度,強化黨的觀念,嚴格按照黨章的要求加強黨性修養(yǎng)和鍛煉。只有把黨章學習好、遵守好、貫徹好、維護好,才能有效引導黨員加強黨性修養(yǎng),嚴格遵守黨員標準,使廣大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在推動社會發(fā)展中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和示范帶頭作用。要在黨組織內系統地進行黨章及其他黨規(guī)黨法的教育,用黨規(guī)黨法把全體黨員武裝起來,使每個黨員牢固樹立黨章就是黨法的觀念,樹立黨章就是黨員行為規(guī)范的觀念,遵守黨章就是遵守政治紀律的觀念,切實按黨章和黨紀國法的要求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提高遵守和執(zhí)行黨的紀律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同時,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還要帶頭參加黨內組織生活,遵守黨章所規(guī)定的各項制度,尤其要在貫徹民主集中制方面起模范帶頭作用,不斷增強黨內生活的原則性和戰(zhàn)斗性,增強黨員的黨性觀念。堅持和貫徹民主集中制,是對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的一條重要要求,也是檢驗領導干部素質高低、黨性強弱的一個重要標志。黨員和黨員領導干部應當深刻理解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重大意義,把民主基礎上的集中與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有機地結合起來,自覺堅持黨內政治生活的各項準則。必須堅決維護中央的權威,在思想上政治上 ……(未完,全文共3320字,當前僅顯示1677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社區(qū)黨委黨課授課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