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wǎng)>>干部/組織講話/黨會報告/學習體會/學習材料/道德/調研報告/畢業(yè)論文/>>正文

干部學習講稿:道德哲學與國家治理——道德治理研究

發(fā)表時間:2016/4/3 15:19:28
目錄/提綱:……
一、什么是道德治理
(一)什么是道德
(二)什么是道德治理
二、為什么道德治理
(一)現(xiàn)實問題呼喚道德治理
(二)傳統(tǒng)經(jīng)驗支撐道德治理
(三)科學_倡導德法共治
三、怎么樣道德治理
(一)宏觀上治理風尚
(二)中觀上治理教育
(三)微觀上治理人心
……
干部學習講稿:道德哲學與國家治理——道德治理研究
王樂
中央黨校哲學部博士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今天有這么一個機會和大家一起來學習“道德哲學與國家治理”這門課程。那關于這門課程主要解決的是道德哲學與國家治理的關系。就這一關系而言,具體講的是道德在國家治理當中有沒有作用?如果有,這個作用是怎樣的,它是如何發(fā)揮出來的?從實質上而言是講道德治理的問題。所以,給這樣一門課程加了一個副標題“道德治理研究”。
關于道德治理問題,今天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展開,第一個大問題,第一點,什么是“道德治理”;第二點,為什么要道德治理;第三點,怎樣要道德治理。
一、什么是道德治理
(一)什么是道德
什么是“道德治理”?要想了解道德治理這一概念,首先要了解的一個概念是“道德”的概念。道德是我們非常耳熟能詳?shù)囊粋詞匯了,然而,想要把這樣一個大家很熟悉的詞匯的含義確切地說出來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道德這樣一個詞還要從“道”和“德”這兩個字的分別的含義說起。先是“道”字,右上角顯示的是“道”字的甲骨文,它像道路,然而卻不是所有的路都能被稱作是道的,什么樣的路才能稱之為道路?只有沿著一個方向延伸的路才能被稱作是道路,那些彎彎曲曲的小路一般稱為徑,蘆山上有一處景色就叫做“花徑”,曲徑通幽,意境很美,如果改為曲路通幽,這個美一下子就打了折扣了。相反,那些四通八達的道路能否被稱作是道?也不行。比如武漢在過去被人們稱作是九省通衢,因為武漢是一個擁有四通八達道路的城市。只有像這樣沿著一個方向延伸,有一個起點有一個終點,這樣的路才被人稱作是道。這里
……(新文秘網(wǎng)http://www.120pk.cn省略1058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卻似乎愈益成為別人的奴隸或自身卑劣行為的奴隸!睍r至今日,導致與經(jīng)濟利益的這樣一個矛盾在我國紛繁上演,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食品安全問題、環(huán)境污染問題、官員的貪腐問題,都或多或少地對道德與經(jīng)濟利益的矛盾的解決不當有關系。
那本質矛盾自然能夠推出本質問題,那道德治理要解決的一個最本質的問題是什么?無非是將我們以經(jīng)濟利益為中心的道德轉換為一種以道德,從道德的角度去獲取經(jīng)濟利益的這樣一種觀念。那我們分別來看這兩種觀念。首先是以經(jīng)濟利益為中心的道德觀念,用古人的話來說是以利導義,這樣一種觀點的出發(fā)點、歸宿、原則、標準全部都是經(jīng)濟利益。這種觀點主要就認為沒道德是因為沒錢,一旦我們有了鈔票,道德自然就會有了,這種觀點在當下的中國是很有市場的。當然,我們也很容易將它分辨出來。這樣一種理論之所以能夠那么流行,它是基于這兩個基礎,一個基礎是生而有欲的人性論,另外一個基礎是利益驅動的發(fā)展觀。
什么是“生而有欲”的人性論?這種觀點就認為人天生就喜歡獲得物質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愉悅,這是人的天性。天性不可改變,也改變不了,這一點上帝曾經(jīng)都沒有實現(xiàn),它讓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住在伊甸園里,過一種無知無欲的如神一般的生活,他在這里就犯了一個錯誤。人與神的根本區(qū)別是人天性有欲求,而神沒有。亞當和夏娃最終還是沒有抵擋得了智慧果的誘惑而偷吃了禁果,上帝都無能為力,你能有什么辦法?這是第一點。這是以利導義觀點的理論基礎,它還有另外一個實踐基礎是利益驅動的發(fā)展觀,什么叫做利益驅動的發(fā)展觀?我們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就可以很清楚地去了解。公司這樣一個利益驅動的載體,它創(chuàng)造了當今世界上80%的利益,70%的就業(yè),沒有公司,目前的生活狀況是很難去想象的。這樣的一種社會的發(fā)展,國家的進步,一定要建立在利益驅動的基礎上。這兩種觀點乍一聽都是很有道理的,但真的如此嗎?
換一種角度來看,以道德為中心去看待經(jīng)濟利益,即第二點,用古人的話來講是以義制利,有這種觀點來看生而有欲、利益驅動,它都不過是一把“雙刃劍”,對于激發(fā)人的積極性,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它有一定的作用,這一點我們不容否認,但相反,如果整個社會的人都利欲熏心了,都一心向利了,這樣一個社會也會一團糟。我們問幾個問題,再給出幾個答案,大家就能明白。為什么中國人有那么多在_市場一擲千金,揮金如土的人,而被讓戲稱為“土豪”,原因是因為有錢而沒文化。為什么占據(jù)的國際食展40多個展廳的中國展位無人問津?原因是我們發(fā)了不義之財,賺了黑心錢。為什么蠻大街的蘋果、LV、古馳,而幸福是什么卻成了一個問題?答案是富而不貴。因為我們一心去逐利了,而將文明和道德拋之腦后的。所以,從以義制利的觀點上去看,對于利益,我們應該去爭取,但一定要以義的觀點,以道德的規(guī)范去制約它,給予相應的引導。這樣的一個引導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以義生利。會有人站出來說,這是想讓我棄絕功利?這對于人和社會的發(fā)展來講都是違背的。其實不然,以義生利反而是解決當下許多道德問題的一個很好的突破口。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解釋一下什么叫“以義生利”?遵守道德規(guī)范,能給你帶來更多、更長久的利益。首先,喜歡喝牛奶的同志消費過三元的品牌,大品牌值得信賴,三元在三鹿奶粉的三聚氰氨案案發(fā)之前只是北京本土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企業(yè),正是憑借著自己的誠信經(jīng)營,堅守道義,一舉兼并了國內一線奶制品行業(yè)三鹿,成為當今奶制品行業(yè)的領頭羊,這是以義生利。
近些年來我們都非常推崇晉商,晉商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商海馳騁幾百年,原因在晉商做生意都會秉承這樣一個問題,即一定要因義生利,不發(fā)不義之財。因為他們深知這樣一個道理,不義之商只會旋起旋滅,而不能做大做久。
再拿一個老百姓都非常熟悉的話是富不過三代,這似乎已成為了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但大家是否了解他的完整版是這樣表達的,“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边@里就講形了以義而生利,才是更經(jīng)久不衰的,如果你留給子孫的只是富貴和金錢,那肯定是富不過三代的。相反,如果你留給自己子孫的是用道義的標準,用道義引導他去獲利,十代以上都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第二點的引導,以義制欲。一說到以義制欲又有同志會說,老師,你不是在讓我滅絕人欲?怎么可能,以義制欲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的,我們先來舉一個例子,如關公,為什么幾千年以來人們都尊崇關公?為什么他最近還別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原因是關公這樣一個人身上體現(xiàn)了“義薄云天”四個字。當時劉備兵敗,曹操困住了關羽,從人欲的角度無限制地去誘惑他,比如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_美女任他挑,還把自己最珍愛的赤兔馬送給了他,關羽面對這樣一個欲望的誘惑,他是如何處理的?和曹操訂立下了“屯土三約”,其中一個是但知劉備去向,雖蹈水火,必往從之。這樣一個人,因為當時的桃園三結義而放棄眼前的欲望,這樣一個行為往往比他滿足了自己的欲望更能凸顯作為一個人的價值和尊嚴。我們是從這個角度上去理解的,對人的欲望方面的引導。
通過這樣一些引導和治理,道德治理最終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的?目的無非要把一個經(jīng)濟人改造成為一個道德人。什么叫把一個經(jīng)濟人改造為一個道德人?什么是“經(jīng)濟人”?什么是“道德人”?我們從一個維度來理解,從時間的維度上來理解,經(jīng)濟人是現(xiàn)存的人,而道德人是一個永存的人,怎么去理解現(xiàn)存的人。時下流行很多的口號,“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車上笑”、“過把癮就死”、“只求曾經(jīng)擁有,不求天長地久”。秉承著這樣一些理念的人都是一個現(xiàn)存的人,是因為一旦寶馬車擁有過癮的時候,這個人 ……(未完,全文共16516字,當前僅顯示2970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干部學習講稿:道德哲學與國家治理——道德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