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提綱:……
一、怎樣會有主意
(二)世事磨練但是只讀書也不行
二、出什么樣的主意
(一)預見性
(二)敢于出奇
(三)留有余地
(四)設想最壞
三、_“出主意”的典型范例
(二)作為領導成員或副職,如何參與出主意
(三)在認識到下級正確的情況下怎么辦
(四)如何應對對手的恃強挑釁
(五)如何對待老領導打招呼
(六)如何應對少數(shù)人鬧事
……
干部學習講稿:跟_學“出主意”
各位學員好,今天我們來一起跟_學“出主意”,“出主意”是領導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決策。
一、怎樣會有主意
(一)讀書治學 首先看第一個問題,怎樣會有主意?主意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天生的,它怎樣來的呢?第一個方面是讀書治學,也就是說通過讀書治學才會有主意,_曾說一面做工作,晚上看兩頁書,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因為領導工作千頭萬緒,非常的繁忙,很少有時間來讀書,對此_說要發(fā)揮釘子的精神,要發(fā)揮釘子鉆木頭的精神,把時間擠出來,每天晚上看兩頁書總可以做到吧。 那么為什么_這樣強調讀書呢?因為是有了學問,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遠、很多東西。沒有學問,如在暗溝里走路,摸索不著,那會苦煞人。有了學問就可以站得高、看得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這是這個主意的第一個來源,讀書治學,因為書是人類可以說經驗的各方面經驗的一種
總結,那么讀書就是掌握人生的經驗,掌握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規(guī)律。
(二)世事磨練 但是只讀書也不行。還要進行第二個方面的訓練,也就是世事磨煉。_多次強調過,社會上的一切也是書,領導干部要善于讀無字之書,這正如《紅樓夢》上的兩句詩,處處留心皆學問,世事洞達即文章。社會乃是一門更大的學問,_稱無字之書,也就是說要在于,要善于在社會中學習,在實踐中領悟其中,有更大的學問。 _還
……(新文秘網(wǎng)http://120pk.cn省略93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績來。也就是說在困難大、條件艱苦的地方,恰恰是鍛煉人的地方。這是這個主意的來源,一是讀書治學,二是世事磨煉。
二、出什么樣的主意
(一)預見性
第二個方面出什么樣的主意?當然要出好主意了,什么才算好主意呢?好主意大概有這樣幾個特征,第一是預見性的,那么這個延安時期,美軍觀察組的謝偉思到延安訪問,他說我曾問過許多中國共產黨朋友們,毛主席為什么能夠戰(zhàn)勝他的許多敵人,成為眾所公認的領袖,他們的答案都是一致的,歸根到底他高瞻遠矚,站得高、看得遠,與眾不同。 另一位外國記者海倫?斯諾,也這樣評價他,說他順應歷史,又走在歷史的前頭。順應歷史,又走在歷史的前頭,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干工作要把事情做好,必須有預見。 什么是預見呢?_說,就是要求看的更遠,就是說在地平線上剛冒出來一點的時候,剛露出一點頭的時候,還是小量的不普遍的時候,就能看見,就能看到它的將來的普遍意義。就是在露一點頭的時候,就能看到它的普遍的意義,這正如古代兩句詩所說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那么領導干部要有這樣一個本事,這個事物還沒有充分發(fā)展的時候,有一點苗頭的時候,就要想辦法來對付。 那么我們還可以舉一個例子,就是在1947年,在國民黨的大舉進攻之下,當時陜北的根據(jù)地有點招架不住,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最后_決定撤出延安,也就是放棄延安,到陜北山區(qū)里去,與敵人相周旋,但是這一決定做出后,大家都很不理解,革命勝地是當時中國共產黨的首府,延安放棄了,革命還有什么希望呢?為此_打了一個比喻,他說一個人背著一包袱的金銀財寶行路,路上遇見了一個強盜,那么你是放下金銀財寶與強盜搏斗,還是抱著一包袱的金銀財寶不動呢?顯然是放下這個包袱與強盜搏斗更為明智,這樣不但可以打敗強盜,甚至打死強盜,那么才可以保住這個金銀財寶,否則不但金銀財寶保不住,性命也可能會丟掉。然后_說,如今延安就是這樣一個包袱,這個包袱我們讓國民黨去背,讓蔣介石去背,今天我們放棄延安,就意味著我們明天解放西安,解放南京,解放全中國。對吧,這就是預見。他還特別表現(xiàn)為在困難的時候看到光明,當時看到延安,大家都感到悲觀失望,_卻指出了一種光明的前途。 盡管如此,還是有一位外國記者問到,他說在目前中國共產主義的前途看來的確黑暗,將來會怎樣呢?無論怎么說,現(xiàn)在是一片黑暗。將來真的會變好嗎?_思忖片刻,然后這樣跟他說,這樣吧,兩年以后,我請你到北京做客。大家想一下,放棄延安是在1947年3月,那么到1949年3月的時候,這時候我們已經進入了北平,當時叫北平。在1949年1月23日,解放軍和平進入北平。有點神,但是_說了,馬克思主義這不是算命先生,但是必須看清事物發(fā)展的前途。 實際上在1949年以后,他仍然有過許多精彩的預見。比如在1962年中央工作會議上,他曾這樣講,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經濟,在中國五十年不行,或者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時間,大家都知道,我們現(xiàn)在有一個口號,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我們再看我們的對未來的一個總規(guī)劃,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總綱中寫到,到2050年,即建國一百周年的時候,我們要全面打造世界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進入到世界總體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前十名的國家,大家想一下,我們現(xiàn)在做的仍然在_的預料之中,不過后來_放棄了他的設想,有點著急了。但是那是另一回事。 那么我們再看_這樣一個預見,在1958年他講到一萬年后,人多汽車多,上街也要排隊,飛機多了,空中交通不管也不行,非常有意思,大家顯然知道,這樣一種情況,沒有一萬年,我們現(xiàn)在基本上就是這樣,已經實現(xiàn)了,特別是我們前些年設立了東海的防空識別區(qū),可以說這個_也基本上預料到,那時候58年中國沒有多少飛機,但是_卻看到這樣一個情況,那么這就是預見,這就是與眾不同。 我們再看,在談到農業(yè)發(fā)展的時候,他曾經這樣說,說我們不走化肥的老路,怎么辦呢?要大養(yǎng)肥豬,養(yǎng)豬就有肥料,肥料多就能增產糧食,肉食就吃不完,那么他說了這樣一句話,說將來搞的中國出了人之外就是一個豬國,這個有點極端,但是_這里說的是那我們今天理解就是農業(yè)發(fā)展要走綠色發(fā)展道路,但實際上我們后來恰恰走向了_說反對的化肥的道路。在今天恰恰是豬肉等食品出了問題,那么這一點,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_的高明之處。 我們再看這個_這樣一個預見,他說目前太平洋實際上是不太平的,將來歸我們管了,才算太平洋。大家想一下,現(xiàn)在恰恰是太平洋上比較熱鬧,出了問題,這里_,我們以后要我們要管太平洋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強大了要侵略人家,當然不是,因為_說過,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一萬年也不侵略人家,那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說,只要我們做得好,辦得好,到時候人家可能主動要求我們去管,到那個時候就不要推辭了。那么說明_的氣魄是何等的之大,不過還有更大的,他說將來我們要搞地球管理委員會,搞地球統(tǒng)一計劃,自覺的統(tǒng)治宇宙,大家看,好像是有點癡人說夢,但是 ……(未完,全文共11058字,當前僅顯示2630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干部學習講稿:跟_學“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