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wǎng)>>群眾團體/>>正文

溝通要講“群眾語言”

發(fā)表時間:2021/4/19 11:52:45

溝通要講“群眾語言”

我國目前既處于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又處于社會矛盾凸顯期。面對各種矛盾,處理和調解各類社會糾紛,大家都會想到“溝通”,但溝通需要語言交流。怎么說話,講什么樣語言,效果大不一樣。矛盾雙方坐到一起,本意是溝通,但惡語相向,大吵一場,不歡而散,問題并未解決。
《呂氏春秋》中有段故事:孔子行游歇息,馬跑了,吃了道旁的莊稼,馬被農(nóng)夫扣留了。子貢自告奮勇去要,滿口官話、套話,說了一大通仁義道德,農(nóng)夫硬是不理不睬?鬃拥酿B(yǎng)馬人去要,對農(nóng)夫說:假如你耕于東海,我耕于西海,那我與你沒有相遇的機會。我的馬也不會吃你的莊稼?晌覀兪墙,你不耕于東海,我也不耕于西海,我們有很多相遇的機會,誰能保證你我的馬不吃別人的莊稼呢?一番家常話,入情入理,農(nóng)夫聽了心里很高興,“解馬而與之”。子貢善言
……(新文秘網(wǎng)http://120pk.cn省略55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懂,表現(xiàn)出一定的親和力、說服 力和感染力。養(yǎng)成講“群眾語言”的好作風,首先要提高認識端正態(tài)度。講“群眾語言”是增進群眾感情,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內(nèi)在要求!霸挷煌稒C半句多”,和溝通的對象沒有共同語言,說起話來人家反感,那你就達不到協(xié)商說服的目的。其次,要深入群眾,學習“群眾語言”!叭罕娬Z言”,來自群眾,植根在基層和實踐中,在高樓大廈中和書本上學不到真正的“群眾語言”。只有深入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在了解和掌握群眾的思想情緒,體察群眾所思所慮所求的過程中,才能逐漸學會和掌握“群眾語言”。再次,要持之以恒。熟練地掌握和運用“群眾語言”,非一朝一夕之功。它要求我們每一位做群眾的領導者要立足現(xiàn)實,勤于學習,善于思考,豐富知識,不斷地提高“群眾語言”表達能力。總而言之,我們要掌握講“群眾語言”的真本領,不僅要提高認識,端正態(tài)度,更要下一番語言鍛煉的苦功夫。
上網(wǎng)看新聞,不時看到中央領導在會議講話、到地方考察談話說的那些通俗易懂的群眾語言,著實讓人回味無窮。習近平就任總書記不久說的“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打老虎,也打蒼蠅”等耳熟能詳?shù)脑捑筒挥谜f了,單說最近以_身份出訪**在**國際關系學院發(fā)表演講時說的“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著才知道”、在**亞洲論壇發(fā)表主旨演講時說的“親望親好,鄰望鄰好”,以及近日在海南考察時說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等,都是用群眾喜聞樂見、短小精悍的語言,闡述了理論的宏大話題。李克強在就任國務院總理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的“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以及在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強調政府要“說到做到,不能放空炮”等群眾口頭語言,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覺得親切感人。
由此,筆者想到,我們的各級領導在深入基層面對群眾時,切不可擺架子、講官話、說套話,要用群眾語言,采取聊天方式,和群眾溝通,把話說到群眾的心坎里,讓群眾喜歡聽,并且愿意和你溝通。
所謂“群眾語言”,筆者以為,就是由群眾時刻關注的“話題”、容易理解的“語句”、樂于接受的“方式”三者組合而成。因此,要提升用群眾語言和群眾溝通的技巧,首先應該培養(yǎng)對群眾的感情,并在此基礎上,力求在這些方面下功夫。
用群眾語言,和群眾溝通,首要的是對接群眾的迫切需求,多說群眾關注和感興趣的話題,諸如“鼓起錢袋子”、“豐富菜籃子”、“政府過緊日子”等,因為這些既是群眾的“興奮點”,又是社會議論的“熱點”。要把話說到群眾的心坎上,就要揣摸群眾的所想所盼,就如習近平一句“打老虎,也打蒼蠅”,短短幾個字,就說出了全國人民期盼上下反腐敗的心情,也表達了中央反腐敗的決心,這比那些宏篇大論反腐的文章作用要大得多。
用群眾語言,和群眾溝通,說話要通俗易懂,切忌死搬硬套,高深莫測,把群眾搞得云里霧里不知所云。話語要樸實無華,多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句子,說得詼諧輕松,讓群眾聽得明明白白,就像習近平所說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 ……(未完,全文共2462字,當前僅顯示156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溝通要講“群眾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