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八榮八恥”,建設和諧校園
黨的十六屆全會《決定》中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命題, “和諧社會”的提出,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認識的新發(fā)展。也給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的全局提出了一項重大任務。和諧社會心向往之,關鍵是如何構建。社會作為一個大系統(tǒng),它是由許許多多的子系統(tǒng)、各種要素組成。構建和諧社會應從構建和諧子系統(tǒng)、各種要素做起,并使各個部分各種要素處于一種相互協調的狀態(tài)。因此說,和諧的社會是由和諧的人組成的,而和諧的人是由和諧的校園孕育出來的。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促進人的一切天賦能力或力量的和諧發(fā)展”那么給孩子提供一個和諧的校園,一個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和成長環(huán)境,不僅關系到學生發(fā)展,學校名聲,更關系到國家長期的發(fā)展與昌盛。
和諧校園是一種以和衷共濟、內和外順、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59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的校園環(huán)境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客觀條件,也是首要的必要的條件。
二、構建和諧的學校人際關系
人是一切行為的主導者,一切建設應以人為本,那么構建和諧的學校人際關系包括著幾方面的人際關系構建。
(1)老師與學生關系:關愛學生,實現差異發(fā)展。
在學校里最討老師喜歡的大部分是乖巧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這是無可非議的。正因如此,很多老師在學習上在生活上更多的關注和照顧的是那些班里的“佼佼者”。而那些學困生和弱勢學生在學習上則被冷落或被貶責;在生活上則被忽略或漠視,這無形中形成了教育的不平等。在學校的大環(huán)境里學生的個體差異大,分化不可避免,但我們能夠做到的是,不能因為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低下而理所應當地感到比其他學生矮半截而得不到公平的對待。和諧校園建設的核心是調整校園內外的各種關系,使之成為一個“民主、科學、人文、開放”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學生的校園生活滿意度,應該成為評價校園和諧度的一個綜合指標。
建設和諧校園從師生關系來看,因落實到老師平等關愛學生,讓孩子獲得有差異的發(fā)展,獲得有差異的成功,實現差異的和諧發(fā)展。
�。�2)學生與學生關系:團結友好,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學校是一個舞臺,給孩子提供學習知識的舞臺,給孩子提供學習做人學習生活的舞臺,同時也給孩子提供一個交流互助共締友好的舞臺。學校應是一個培養(yǎng)良好情愫的地方,學生的性格行為是在成長中潛移默化形成的,也將把這種處事方式、待人接物的方式帶到社會。那么,一個和諧的校園應該培養(yǎng)出這樣的學生,懂得與人進行心靈的對話、人格的交流;懂得與人和諧快樂相處;懂得寬容與尊重別人。這是發(fā)展和諧校園在學生關系中我們需要努力的目標方向之一。
(3)老師與老師關系:在競爭中構建真情。
在學校這一特殊氛圍中,老師既是一個教育者又是一個協調者。教育著學生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與人協調發(fā)展;同時老師也協調或幫助解決著學生之間的矛盾。而這一和諧的氛圍創(chuàng)建還需要老師身體力行的從教學中,從工作中,從生活中起示范性的作用,尤其表現在老師之間的相處中。在共同的工作環(huán)境中,“人和”是最為重要的,這是快樂工作的泉源,是共同進步的動力。一個和諧的校園,老師之間應該是學會“在競爭中構建真情;在工作中學會分享,在工作中學會給予,在工作中學會寬容”這是老師對學生的一種示范性和諧發(fā)展教育。
�。�4)家長與學校關系:和諧促進。
教育是雙向的,這不僅包括老師和學生,還包括家長與學校兩方面的教育,缺一不可。構建和諧的校園也是同樣,需要家長學校的和諧溝通,和諧配合相互促進。如果學校與家長不能協調溝通,那么受影響最大的是學生,這將會給學生的成長帶了一定的不良影響。一所好的學校必定有一群默默認同支持的家長_;一個優(yōu)秀的家長定會得到學校各方面的諒解與及時的溝通,學校應讓家長明確良好家庭教育的標準;針對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及時給予解答和幫助,努力創(chuàng)設學校教育環(huán)境與家庭教育環(huán)境和諧發(fā)展的課程環(huán)境。
人與人需要溝通,學生的發(fā)展也需要家長與學校各方面的配合溝通,構建和諧發(fā)展的校園更需要家長學校之間的和諧促進,這是構建和諧 ……(未完,全文共3321字,當前僅顯示1678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踐行“八榮八恥”,建設和諧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