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七一黨建專題/和諧/>>正文

推進黨內和諧,促進和諧**建設

發(fā)表時間:2007/9/2 9:59:02


  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是十六屆六中全會上我們黨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全局出發(fā)對全黨提出的一個明確要求。**區(qū)作為開發(fā)開放的先行區(qū)域,認真貫徹落實這一要求,推進黨內和諧,加快和諧**建設進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黨內和諧含義相當豐富。從一般意義上講,是指黨內關系的和諧。具體地說,指黨員與黨員、黨員個人與黨組織、黨的上級組織與下級組織、各部分組織之間、黨的領袖與黨員、黨的領導者與領導集體、常委會委員會與代表大會等方方面面的黨內關系,包括黨內權力結構設置、運行等,能夠按照科學與民主的精神和諧發(fā)展,表現出行為活動關系和人際關系的和諧。這種和諧,從整體上看,就是要造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紀律又有_,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從黨內和諧的要求來看,它同樣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560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們需要進一步確立以保護人民基本權利為本位、黨內以黨員基本權利為本位的基本理念,推進開發(fā)建設的順利進行。
  第二,建立通暢的黨內不同意見表達機制,研究和探索整合黨內意志的新方法。在開發(fā)建設的新形勢下,我區(qū)黨員社會身份復雜化比較明顯,在社會生活中分屬于不同利益_。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社會存在決定人的社會意識,而不是人的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因此,黨員在社會上的差異必然影響到黨內的生活,黨內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對于社會就有著示范與引導的意義。一方面,黨內也需要有多渠道表達不同意見,既包含對社會問題的反映,也包含黨內的不同認識,這是黨內整合的起點,也是保護黨員基本權利的重要內容。對于黨內不同意見的表達,需有包容性較強的制度保障,使之不因領導者個人好惡而變化。在此基礎上,才有所謂黨內民主氛圍,才有所謂整合的“民意”基礎。另一方面,黨內畢竟不是群眾自治團體,是有政治目標的政黨組織,其政治的整合就是要求全黨在政治上有相當的共識。在利益_多元化時代黨內如何整合來自不同_的黨員意志,這就需要有新的途徑或方法,比如,廣泛參與黨內重大問題決策,在討論政策中逐漸整合思想。這種整合方式,本質上是民主的整合方式。黨內的有效整合機制,必將影響到社會層面的整合。
  第三,完整理解與切實貫徹好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黨的組織原則和根本的組織制度,反映的是黨內政治生活狀態(tài)。黨內需要民主,沒有民主就沒有黨員的權利保障;但黨內也需要有集中,通過集中黨內最大多數人的意志,從而形成組織上的步調一致。因此,擴大黨內民主,推行黨務公開,積極擴大黨員對黨內事務的參與,改革黨內權力結構,同時嚴格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在完整理解民主集中制基礎上,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積極推進和諧**建設的進程。
  第四,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和諧社會是擁有人才輩出、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的社會。干部人事制度是否公正、合理,直接影響到黨內外的和諧與活力,也影響到干部隊伍的穩(wěn)定。這些年來,我區(qū)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中,不斷擴大群眾的參與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和社會反響。但是,真正健全_所說的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尚需時日,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大干部制度改革的力度。一是遵循民主的原則,在關鍵崗位、重要職位上的領導者應首先獲得人民群眾的認可,才能遏制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的不良風氣。二是遵循科學的精神,界定選舉、聘任等各類職務的邊界,防止出現該選的不選、不該選的濫選的現象。
  第五,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在構建和諧社會中,黨的基層組織直接面向群眾,其作為直接關系到社會的運行。一方面,基層黨組織只有以良好的服務行為出現在群眾面前,才能在和諧社會中凝聚群眾引導群眾。特別是在廣大的基層黨組織不掌握社會資源的背景下,沒有服務就無法實現黨的領導。另一方面,上級黨組織需為基層黨組織提供便利條件,關愛普通黨員,提高其政治素質和專業(yè)技能,使之能夠具 ……(未完,全文共2473字,當前僅顯示1572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推進黨內和諧,促進和諧**建設》
文章搜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