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社會實踐/調研報告/畢業(yè)論文/文教論文/讀后感/>>正文

《通過社會學去思考》讀后感2000字

發(fā)表時間:2014/10/7 17:26:12

我們與陌生人之間
——《通過社會學去思考》讀后感2000字

“陌生人不僅僅是一個不熟悉的人,而是指我們沒有很好地了解的任何人,我們對他根本不了解,或是不知道。”英國社會學家齊爾格特•鮑曼這樣告訴我們。
首先,陌生人是很不經意就闖進我們的生活的,他們是不速之客,不請自來。這個,我們在生活中處處可以體會得到。他們就處在我們的身邊,無處不在。他們作為我們生活的背景,與我們共處一地,也許天天都見面,就像你每天搭公交車經過的路上,那些數不清的行人,那些街道兩邊的商鋪主人,那些在公交車上的乘客。我們經常與他們相遇,但卻不是我們刻求,對于我們而言,他們就是不請自來的不速之客,就是與我們幾乎沒有交流的陌生人。這其中,也許有些人你認得他的樣貌
……(新文秘網http://www.120pk.cn省略529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的同時,你又不能與我隔得太遠,相反很多時候你就在我的身邊,我們靠得很近。這樣,只要你不闖進來,我就感覺安全。若即若離,有一種距離感,既不被侵犯,又不被拋棄,這就是我們與陌生人之間的取舍矛盾。
這種矛盾,既是對立的,又是互取的,不但表現在我們和陌生人之間的取舍關系,更表現在陌生的對立面的位置是否站對了。因為我們人類社會總以各種各種約定俗成的規(guī)定去評判事物,不符合這些規(guī)定的,就是錯的,就會給人一種不和諧感,使人排斥。就比如對于純粹的物體,一雙牛皮鞋很好看,很高貴,但是你把它放在餐桌上,放在垃圾堆旁,就會顯得很骯臟。 你只有把它放在精美的櫥窗里,穿在干凈的腳上,它才能顯示出應有的價值。因為它站對了地方。
物體是這樣,人們之間也是這樣。認定一個人是不是陌生人,是不是陌生團體,我們往往有很多身份的區(qū)別,用來界定我們與非我們,也就是我們與陌生人之間的不同。這種界定,是為了給一個_內的人們提供某種熱心的保護,并吸引同類人集聚一起。_與_之間,也是我們與陌生人之間的一個界限,屬于_內的人,就不是陌生人,反之則是,會遭受這個_的排斥。就比如一個個協(xié)會,只要你不具備入會的資格,這個協(xié)會就怎樣都會拒絕你的加入,你被他們排斥在外。對于他們而言,你就是毫無相關的,你的出現和加入只會讓他們感覺不適,甚至是威脅。
這是從小的方面來說。一個小團體,往往有能力杜絕外來事物的入侵,以及內部人員的反叛,從而保持這個團體的相對獨立的性質,保持自身與外在的陌生關系,保持他們與陌生人之間的取舍關系。然而,對于一個大集體,面對大規(guī)模的新來者的報到,則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夠排斥的。就比如每個城市會有每個城市一定的生活習慣和相對固有的生活模式,我們會因為大量新來者的移民而感到緊張。因為大規(guī)模的移民,往往就是一種新文化、新的生活模式的植入。這樣會破壞我們固定的生活模式。
這種新來者,就是陌生人。而他們所帶來的,就是陌生的價值觀和生存方式。就比如我們過歷史上多次移民,就比如元朝初期,大量內地人遷往邊疆,邊疆居民遷往內地,由“漢人”取代了“契丹人”、“女真人”。這就給當地的居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他們在強勢的陌生人面前顯得措手不及。而我們,往往不愿意改變自身固有的模式,去接受一個陌生人帶來的東西的。特別是一些有著原始傳統(tǒng)的民族,他們是不可能放棄他們的信仰,加入所謂的文明植入,必然會與他們的原信仰發(fā)生沖突,為此有可能會給對立的雙方帶來激烈的戰(zhàn)爭和悲慘的下場。清朝時清兵入關,寧殺頭不蓄辮子的慘烈史實就是這樣。
因此,從種種方面可以得到思考,我們與陌生人之間,是扯不斷的一種關系。各自有著各自防護域,不管是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集團與集團之間,社區(qū)與社區(qū)之間,都是一樣。 ……(未完,全文共2338字,當前僅顯示1487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通過社會學去思考》讀后感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