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提綱:……
一、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發(fā)展沿革
二、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核心內(nèi)涵
(一)廉,即清廉
(二)明,即廉明
二是,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正,即清正
三、傳統(tǒng)廉政文化在古代的積極影響
一是造就了積極向上的官場文化
二是造就了科學完善的官員管理制度
四、弘揚和傳承廉政文化的現(xiàn)時價值
一是、有利于事前控制,降低黨風廉政建設(shè)成本
二是,有利于豐富和完善選人、用人標準
……
弘揚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意義的探討
2013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國歷史上的反腐倡廉進行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研究我國反腐倡廉歷史,了解我國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國歷史上反腐倡廉的成敗得失,可以給人以深刻啟迪,有利于我們運用歷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shè)。為此,學習、弘揚我國傳統(tǒng)廉政文化對構(gòu)建新時代下的
黨風廉政建設(shè)、推進國家治理能力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具有積極的意義。
本文作者試圖通過以下四個方面與大家共同探討一下廉政文化在當下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發(fā)展沿革。
文化一詞首見于《易經(jīng)》,“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經(jīng)·賁》),意為文而化之,而廉政文化就是以國人的清官情節(jié)為核心的文化,其意義包含而不僅限于為官清廉的內(nèi)容。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而廉政文化始終貫穿其中,遠古部落時代的平均分配食物理念,有了最早的廉政行為和措施,部落首領(lǐng)的禪讓制給后世留下了民主議事、推舉“有德者居其位”的廉政記憶;一位叫皋陶的氏族首領(lǐng)首先提出了“九德”,即:“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边@里所提到的“簡而廉”,就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關(guān)于廉政文化的最早記載。
把“廉”作為一種比較完整的道德觀念和_思想,則是在西
……(新文秘網(wǎng)http://120pk.cn省略862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籍對財富觀有著豐富的闡述,例如,《道德經(jīng)》第九章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币笤谧非筘敻粫r把握好度;《增廣賢文》有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要求在追求財富時走正當?shù)耐緩。綜合這兩點來看,古人的財富觀教育是有度、有道,這就是對清官的財富觀基本要求。
古代廉吏有著非常多的代表,我們耳熟能詳?shù)挠;宋朝的包青天,包拯,他是位著名的清官,他一生克己奉公、剛正廉潔。因擔心自己死后,會有子孫后代憑借著自己的威望,去貪贓枉法,特意立下遺囑,告誡后人說:我的后世子孫,為官者若貪贓枉法,便要將他從族譜上除名,死后不準葬入祖墳,還要將其丑惡“
事跡”刻成碑文,立于堂屋東墻以警示后人。
當下的熱門書籍《萬歷十五年》中有一章專門介紹了一位廉吏,海瑞,他在當縣令時,要靠挖野菜才能吃飽,母親過生日,他只能買兩斤肉去賀壽,結(jié)果這事都被當成“稀罕事”傳到總督胡宗憲那里(《明史·海瑞傳》)。
(二)明,即廉明。《周禮·天官·小宰》對“廉”作如是解:“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薄傲堋敝赣鍪履軌蛎鞑欤薪鉀Q困難的能力,故又有“廉明”的說法。依照現(xiàn)在的名次來解釋,就是敢作為、能干事,可與昏官相對。
如果大家在觀看古裝劇時有注意,就會發(fā)現(xiàn)衙門的大堂上都會懸掛一塊牌匾,上書四個大字:明鏡高懸,明鏡來源于《西京雜記》卷三中所記載的“秦鏡”,有的官員為了標榜自己的廉明,就在公堂上掛起“秦鏡高懸”的匾額。由于人們對“秦鏡”的典故不太熟悉,后來就將“秦鏡”改為“明鏡”,此處的明就指廉明。
廉明對官吏有兩方面要求:一是要有一顆為民之心,比如范仲淹寫道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_同志倡導的“為人民服務(wù)”;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清廉、為民、務(wù)實”,都是要求領(lǐng)導干部要有一顆公心,一顆為民之心。只有這樣,才能開動腦筋、克服困難,明辨是非。
二是,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官廉明,除了要有“為民”的態(tài)度之外,還要有超強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遇到困難,要開動腦筋,多想辦法,甚至加班加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如此才能真正做到為官廉明
(三)正,即清正!稄V雅》曰:“廉,稜也。”意指正直、剛直、品行方正,故而常有“廉直”的說法。傳統(tǒng)社會以清官情結(jié)為代表的廉政文化之第三層含義,就是要培養(yǎng)官員廉直的操守,對待人為壓力,要有正直、正氣、剛正的品格,要講原則,做到剛直不阿、公正執(zhí)法。清正的文化品格與公正相同,和“庸官”內(nèi)涵相對。
檢察官
職業(yè)道德基本要求是:忠誠、公正、清廉、文明,當中就有公正的要求,之所以有這個要求不僅是因為司法公信力的基本要求和司法機關(guān)辦案的底線,也是因為在實際工作中公正比較難做到。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因為人的本性,人生在世,難免有各種各樣的欲望,欲望最難控制,一旦欲望迷心便難以公正處事,做人時就會沒是非,工作中就會走彎路;二是因為社會關(guān)系的影響,人具有社會屬性,每個人都有著紛繁復(fù)雜的社會關(guān)系,在工作中難免有各種熟人來打招呼,希望走近路、尋求照顧。同樣的一件事情,辦事的干部可能就會對打招呼與不打招呼的人做出區(qū)別對待,打了招呼以后呢,一切的程序均能變通、一切的原則皆可靈活,可辦、可不辦全靠一句話來衡量,
規(guī)章制度比不上熟人的一句話,理想信念比不上親戚朋友的一張嘴。
東漢初年,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的仆人殺人后藏匿在湖陽公主家,董宣趁公主外出的機會將這個仆人正法。湖陽公主企圖借弟弟光武帝的威勢壓倒董宣,可董宣不買賬,在皇帝面前據(jù)理力爭,堅持原則,不肯違心認錯,被光武帝封為“強項令”。
三、傳統(tǒng)廉政文化在古代的積極影響
一是造就了積極向上的官場文化。傳統(tǒng)廉政文化造就了民眾的清官情節(jié),在社會上民眾期盼清官、擁戴清官,朝堂上也把清官作為道德指引和人才選拔的標準,以至于歷朝歷代的正史都會開辟專門的篇幅為清官立志列傳,《循吏傳》便是其例,《循吏傳》首見于《史記.循吏列傳》記載了春秋戰(zhàn)國時的五位賢良官吏事跡,并為后世的正史所傳承,作為一種專門記錄當時清官的體裁,眾人熟知的包公、海瑞、于成龍等,更是其中的典范。
二是造就了科學完善的官員管理制度。廉政文化影響了古代官吏選拔和管理制度,例如漢朝時期的選拔人才的察舉制,推薦和考核的標準便是孝、廉。在官員的管理和監(jiān)督上,古代設(shè)有專門的監(jiān)察機構(gòu),國君置御史,自秦朝開始,御史專門為監(jiān)察性質(zhì)的官職,一直延續(xù)到清朝。
四、弘揚和傳承廉政文化的現(xiàn)時價值
講了這么多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內(nèi)容,下面來與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來引出 ……(未完,全文共4794字,當前僅顯示2422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弘揚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意義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