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提綱:……
一、“點”的妙,“撥”的活
二是程度上靈活
二、不“點”不“撥”的“布白”藝術
(一)“布白”藝術的必要性
(二)高中化學課堂“布白”藝術的作用
三、點撥的“詩外功夫”
二是:以積極、自主為原則,進行研究性學習
……
也談化學教學中的“點”與“撥”
一、“點”的妙,“撥”的活
點拔亦即“畫龍點睛”。是教師用簡煉的語言或生動的實例等方式指點迷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發(fā)展智力的一種教學手段。但是如何利用好點拔這一手段,也是教師們共同探討的問題。
一般來說:點拔要“點”在點子上,“拔”在關鍵處;“點”在節(jié)骨眼上,“拔”在必要時刻。
另外,點拔要適度,即“點”得恰當,“拔”得適度
化學問題千變萬化,學生的思維瞬息萬變,這就要求教師點拔要審時度勢,隨機應變,采用不同的點拔方式,才能擊中要害。二是程度上靈活。由于學生在知識水平、理解能力上存在差異,學習過程中所遇阻礙的大小、多少必然不同,這也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加以點拔。因此,點拔要根據課型、知識內容與學生接受能力靈活安排。
對學生,必須遵循“獨立自主”原則。在點撥的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610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講臺上的灰塵時候為什么要灑水呢?”,學生受到啟發(fā)聯(lián)系到灑水是防塵的,“甘油性質”不有吸濕性嗎?因此得到答案:無塵粉筆能防止粉塵的原因是粉筆中加了適量的甘油。
高中化學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思維的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在化學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起引導的作用(新課程改革觀點)。有的教師為了強化教學,追求講深講透,講細講全,把一堂課搞得水泄不通,學生根本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這樣不但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阻礙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化學教學中有意識地布以“空白”即空掉的知識,易于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愛好,提高其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
�。ǘ└咧谢瘜W課堂“布白”藝術的作用。
�。�、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美國教育學家哈曼說:“那些不設法勾起學生欲望的教學,正如錘打一塊冰冷的生鐵”,教學布白正是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直接利用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理解和把握等愛好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設置暫時性知識空白,能激發(fā)起學生急于填補,充實“空白并使之完整,完美的欲望。教學中由于空白造成的斷裂要靠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去焊接�!翱瞻住鼻昂蠼虒W環(huán)節(jié)要靠學生思維和組織作用。
�。病⒔M織作用
青少年注重力持續(xù)性差,教師教學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對學生思維過程可起到調控的作用。當學生昏昏欲睡,交頭接耳,做小動作或者“走神”的情況下,有經驗的教師滔滔不絕的講授會戛然而止,原有的刺激忽然消失后,學生的注重力會馬上集中到教師身上,思維重新回到教學中來,片刻的“空白”后,教學秩序重又井然。
�。场⑻找惫δ�。
原蘇聯(lián)當代聞名美學家斯托洛韋奇指出:“在每個領域中出現的凡是值得稱為藝術的活動,都必須是有審美意義”。教學空白藝術是按照美的規(guī)律進行的獨創(chuàng)性教學實踐活動,必然帶有審美特點,教學的“空白”淡化了教育的痕跡,以審美的形式創(chuàng)造出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使學生不知不覺中受到無形教育體會到思維勞動這種“聰明體操”的樂趣。
三、點撥的“詩外功夫”
教師的“點撥”,需要學生的迅速響應,否則也只是“一廂情愿”之事----“公”起“婆”不起,不過是教師的“自作多情”。
學生在課外的自主學習是呼應教師“點撥”的最佳方式。
根據點撥學習的原則,我們組建了“化學e區(qū)”。它可以解決點撥學習的發(fā)展問題,使點撥性學習開放地發(fā)展,始終保持其在學生中的生命力。
創(chuàng)建“化學e區(qū)”,我們擬定了三個原則:
一是:以興趣、自愿、自主為原則,成立相應的具有化學學科特色的社團,利用社團輕松自主的氛圍,讓學生在放松狀態(tài)下參與交流,使學生的大腦處于放松狀態(tài)吸取相關知識、吸取間接經驗,為下一環(huán)節(jié)打好基礎。
二是:以積極、自主為原則,進行研究性學習。此前,必須讓研究者清楚了解研究性學習的兩個誤區(qū)。
�。�1)去掉“作秀”認識。一些同學往往把研究性學習簡單化,選題無方向,做事無目的,研究無結果,多為“議論議論”了事;另一些同學則認為“研究”高深莫測,是科學家的事。其實,研究性學習中仍然突出“學習”。其本質不外乎就是要求研究者用已有 ……(未完,全文共2695字,當前僅顯示1713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也談化學教學中的“點”與“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