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wǎng)>>和諧/社會實踐/教育/>>正文

“和諧社會”拷問教育機會公平_

發(fā)表時間:2006/1/9 13:02:16
目錄/提綱:……
(一)教育資源配置_對教育機會公平的影響
(二)教育收費制度對教育機會公平的影響
(三)教育入學_對教育機會公平的影響
(四)民辦教育的出現(xiàn)對教育機會公平的影響
(一)轉變觀念,明確責任
(二)加大投入,合理配置
(三)改革教育費用制度
(四)建立和完善補償機制
(五)改革教育入學_
(六)調整教育結構和辦學_,滿足多元化教育需求
……
公平的內涵需要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和社會環(huán)境下詮釋。在現(xiàn)代社會尤其是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公平表現(xiàn)為在人類所參與的大部分社會活動中,能使個人_活動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并由此取得成就和收入的機會,包括就業(yè)、個人財富積累、受教育、參與民主管理等機會均應向最大多數(shù)的社會成員開放,不得附加一些不合理的條件去阻礙人們平等地參與社會活動。
  在我國,公平_到了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各個層面,成為影響改革和發(fā)展的重大問題,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教育等領域產(chǎn)生著深刻的影響,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其中教育機會公平不僅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xiàn),它還會影響人口素質的提高,以及國民經(jīng)濟和整個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且還會促進社會公平的實現(xiàn)。
  教育機會公平不能只是一個目標
  在我國,憲法明確規(guī)定每個公民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強調公民受教育機會的平等。但是在實施過程中,由于主客觀各方面的原因,離教育機會完全公平的目標仍有很大的距離。
  在改革開放前,影響教育機會公平的因素主要是家庭出身以及城鄉(xiāng)教育環(huán)境的差異。在改革開放后,由于我國公共教育資源不足和教育市場化傾向的影響,現(xiàn)階段教育制度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的教育
……(新文秘網(wǎng)http://120pk.cn省略791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導致了各個地區(qū)所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存在差異,導致了地區(qū)間教育設施和師資條件的重大差別,進而影響教育機會的公平。年,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qū)的人均教育經(jīng)費投入差距為∶∶,到年教育經(jīng)費投入的差距則擴大到∶∶,這種教育經(jīng)費投入的失衡造成了辦學條件的顯性失衡,接著會導致教育觀念、教師素質、科研能力等軟資源的失衡。
  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繼續(xù)教育之間教育資源配置比較。基礎教育由于其涉及面廣,公共產(chǎn)品屬性最強,而高等教育目前在我國雖然經(jīng)過擴招,但還是屬于少數(shù)人才能享有的“精英教育”。已有的研究表明,基礎教育階段占有政府經(jīng)費分配比重越大,則經(jīng)費分配越趨于公平,也就越有利于保證教育機會的公平。然而目前我國非基礎教育使用國家公共教育資源的比例過高。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資料顯示,在****年我國的基礎教育經(jīng)費總量中,財政性投入所占比例為,不僅低于許多西方國家,也低于很多發(fā)展中國家,而在高等教育上政府卻負擔了以上的經(jīng)費。必須改善配置的結構公平程度。另外對于繼續(xù)教育而言,隨著改革的深入,政府已逐漸從這一領域退出,投入減少,基本以企業(yè)和個人投入為主。
 。ǘ┙逃召M制度對教育機會公平的影響
  農村和城市的教育收費制度差別。在農村,農戶承擔著自己孩子的全部教育費用。教育集資費、教育附加費等都是政府面向農民征收的、用于農村義務教育的費用,而城市居民卻無需繳納這樣的費用。鄉(xiāng)村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新建、改建、擴建所需資金,由鄉(xiāng)、村負責籌措,而在城鎮(zhèn)則由當?shù)厝嗣裾撠熈腥牖窘ㄔO投資計劃。這種人為設置的教育費用制度,造成了高額的教育支付成本,農民接受教育的門檻被抬高,因此與城市居民接受教育的機會相比,農村居民接受教育的機會是不公平的。
  各個不同教育階段的收費制度。目前我國的基礎教育階段由各級政府負責,免收學費,但可以收取適當雜費。但是各地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亂收費現(xiàn)象,包括基層政府、有關部門或單位通過學校向學生搭車收取各種名目費用,或向在校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攤派等,人為增加了學生和家長的負擔。而高等教育階段的收費制度,是從年全國高等學校統(tǒng)一實行招生并軌后開始實施的,近年來學費水平的增長速度大大超過了居民個人收入的增長速度,同時存在著雙軌收費和降分高收費,以及向學生收取轉專業(yè)費、定向費和專升本費以及以改學分制收費為名變相提高學費標準。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嚴重擾亂了正常的教育秩序。與目前學費水平提升相伴隨的是來自低收入家庭學生比重的下降,導致了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受教育機會的差異。
 。ㄈ┙逃雽W_對教育機會公平的影響
  基礎教育。在當代,實施基礎教育的主要機構是小學、初中和普通高中;A教育長期被認為是獲得機會差異最小的領域,近年來這個觀點受到挑戰(zhàn)。我國實行的是年義務教育制,但是小學和初中生源按地段和居民身份劃分,不得自主擇校,與教育機會公平的理念相悖。另外重點與非重點學校教育條件和教育質量相差很大,導致了在基礎教育階段“擇,F(xiàn)象”的半公開存在,變成了家長之間社會關系和經(jīng)濟實力的較量。高中階段依中考成績和學生志愿進行錄取,但是以“贊助費”或其他名錄費用的學生人數(shù)逐年上升。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最好的學校不上線的學生繳費可達萬元以上,對于那些緊靠分數(shù)線而家庭經(jīng)濟無力負擔高額費用的學生,就失去了本來可能屬于自己的就讀重點中學的機會,而這可能還意味著失去就業(yè)機會前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學制度的弊端是目前造成高等教育領域不公平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改革開放初期,高考制度在選拔人才保證公平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發(fā)展和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高考制度的缺陷所造成的教育機會不公平性逐漸引起爭議。首先是地區(qū)之間錄取分數(shù)線的懸殊差異,目前全國絕大部分地區(qū)仍然是使用同一份試卷來進行高考,因此這種因為考生的出生地而影響同樣成績考生入學的現(xiàn)象嚴重導致了教育的不公平。其次是高考的“等第”錄取原則,我國高考制度中的填報志愿一環(huán),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博弈,無法實現(xiàn)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最后是高考的考試體系,近二十年來的高考把著眼點放在考察記憶能力和運算能力上,對考生的測試存在偏頗, ……(未完,全文共6325字,當前僅顯示2221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和諧社會”拷問教育機會公平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