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保存桌面 | 浏览足迹 | 会员增值  
到新文秘网首页
您的位置:新文秘網>>部隊/八一雙擁專題/組織講話/黨團知識/教育/>>正文

軍人要永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地方黨員教育通用)

發(fā)表時間:2014/4/12 19:00:05
目錄/提綱:……
一、感恩的概念內涵及特點
(一)感恩的概念
(二)感恩的內涵
(三)感恩的特點
1、廣泛性
二、明感恩之理,修感恩之德
(一)感恩是人類的普世道德
(二)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三)感恩是基本的處世準則
(四)感恩是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五)感恩是成功立業(yè)的基礎
(六)感恩是拼搏的精神動力
三、知感恩之情,行感恩之為
(一)感恩父母,匆忘哺育之恩
(二)感恩組織,勿忘培養(yǎng)之恩
(三)感恩祖國,勿忘立身之恩
(四)感恩人民,勿忘供攙之恩
(五)感恩領導,勿忘關懷之恩
(六)感恩戰(zhàn)友,勿忘互助之恩
(七)感恩愛人,勿忘扶攜之恩
(八)感恩師長,勿忘教誨之恩
(九)感恩社會,勿忘關愛之恩
(十)感恩朋友,勿忘知遇之恩
四、懷感恩之心,做感恩之人
(一)用真心體會人間真情
(二)用愛心拓展寬容胸懷
(三)用熱心善行仁愛之舉
(四)用恒心抒寫美好人生
……
贊頌發(fā)展成就,忠實履行使命教育
——軍人要永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地方黨員教育通用)

【內容提要】感恩父母,匆忘哺育之恩。感恩組織,勿忘培養(yǎng)之恩。感恩祖國,勿忘立身之恩。感恩人民,勿忘供攙之恩。感恩領導,勿忘關懷之恩。感恩戰(zhàn)友,勿忘互助之恩。感恩愛人,勿忘扶攜之恩。感恩師長,勿忘教誨之恩。感恩社會,勿忘關愛之恩。感恩朋友,勿忘知遇之恩。感恩對手,勿忘激勵之恩。感恩失敗,匆忘教訓之恩。感恩苦難,勿忘磨礪之恩。感恩自然,匆忘賜予之恩。同志們,你們做到了嗎?

上課之前,先讓我們來聽一首歌(播放歌曲《感恩的心》),伴隨著音樂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有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回家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在她們貧窮的家里,一塊小小的年糕那可是無上的美味啊。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媽媽卻還沒有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啊,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來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啊,走了很遠,終于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搖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是這時她發(fā)現,媽媽的眼睛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媽媽可能已經永遠的離開她了!她感到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搖晃,卻發(fā)現媽媽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1069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培育心存感激,從思想上行動上堅決服從黨的領導、擁護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始終牢記宗旨使命,在本職崗位上努力工作,回報黨和國家、人民的行動。
(二)感恩的內涵�,F代心理學認為,感恩是指人們感激他人對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設法報答的心理要求,是一種普遍存在于人類社會中的行為規(guī)范,也是所有文化公認的基本道德準則。這說明,感恩首先是一種道德影響,也就是道德行為上的正激勵。比如部隊參加反恐維穩(wěn)、搶險救災、支援社會建設時受到人民的贊譽,這種贊譽就會激勵官兵把熱愛人民的信念進一步轉化為服務人民的實際行動。這時,感恩起到了道德調節(jié)的作用。其次,感恩是一種道德動機,即當一個人獲得他人的幫助有了感激的心理,會傾向于表現出利他的行為。如我們有的同志受到了戰(zhàn)友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幫助,就會心存感激,從而產生愿意幫助其他戰(zhàn)友的思想。最后,感恩還是道德強化物,當一個人在表現出善意行為而受到感激時,這種感激給予他以愉悅的感受,進而鼓勵他繼續(xù)表現出善意的行為。
(三)感恩的特點。1、廣泛性。世界各國各民族都十分重視感恩,也有許多感恩的舉措,還有許多帶有感恩性質的節(jié)日,如西方的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我國的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等。2、繼承性。感恩是一種文化的延伸和傳承。感恩在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自古就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知恩不報非君子”等古訓,《詩經》里也有“投桃報李”之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等諺語,都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感恩思想的反映。3、多樣性。感恩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道一聲“謝”、敬一個“禮”、鞠一個“躬”,也可以做一些表示感謝的事。4、雙向性。感恩應該是雙向的,雖然施恩者不一定要求回報,但每一個有良知的受恩者都應該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作出相應的回報。5、永恒性。感恩,是人性中最基本的情感元素之一。懂得感恩,是人類的一種重要情感意識,也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古代講感恩,現在講感恩,將來會有更多的人講感恩。感恩不但十分重要,而且必須加強,感恩將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二、明感恩之理,修感恩之德
“感恩”是人與生俱來的社會本性,恩情是連結家庭與家庭、人與人之間的紐帶,體現的是一種民族凝聚力。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對我軍官兵與黨、人民、國家、軍隊的關系以及我軍官兵相互間關系的反映,也是一種凝聚力。因此,培育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就要使我們懂得感恩、學會感恩,這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修養(yǎng)、一種良知,更是一種覺悟、一種境界。
(一)感恩是人類的普世道德。感恩不分種族、不分國界,是世界公認的美德。西方諺語講:幸福,是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健康的身體,一份稱心的工作,一位深愛你的人,一幫信賴的朋友。其中懷有一顆感恩之心被列為幸福之首。國際上很多節(jié)日如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等都包含著感恩。有的企業(yè)文化也體現著感恩思想,如豐田的“感恩戴德、飲水思源”,沃爾瑪的“感恩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惠普的“以感恩文化留人”等等。有的地方甚至把感恩當作一種習俗加以遵守,如以色列人收割莊稼時,總會在靠近路旁的四個地角留下一部分給那些路過此地沒有飯吃的窮苦人,以感恩自己今天的擁有。我軍提出的“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包含著濃厚的感恩成分、崇高的感恩思想,是當代中國軍人的最高道德規(guī)范。
(二)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感恩”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常表述為“仁”、“義”、“孝”等,這是中國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也是儒家文化的本源。儒家文化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也都包含著“感恩”情結,反映的是以儒家文化為基礎的核心價值觀。因此,感恩始終被作為一種根本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guī)范、根本價值信念與基本文化立場,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遵守和信奉,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元素而流淌在民族的血脈中,對規(guī)范社會倫理道德建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則反映的是軍人必須堅持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價值觀念。因此,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是軍人的基本素養(yǎng),這既是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也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方面,更是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實踐。
(三)感恩是基本的處世準則。感恩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還是一種處世哲學,是對自己和他人以及社會關系的正確認識,體現的是一種生命的根源意識,表現著人類源于動物而又超越動物性的關系與情感。人區(qū)別于一般動物就在于人有感情、有道德、有思想、有正義感。沒有感恩意識,就喪失了做人的最起碼道德。一個不知道感恩的軍人,是素質不全面、缺少“人情味”的軍人;一支缺少愛、缺乏感恩的部隊,是沒有凝聚力、戰(zhàn)斗力的部隊;一個不重感恩的社會,必定是充滿爾虞我詐、坑蒙拐騙、假冒偽劣、沒有安全感的社會。心懷感恩的人,執(zhí)著而無私、坦蕩而包容、博愛而善良、敬業(yè)而忠誠,富有責任感、使命感和正義感。懂得感恩的人,總是對社會、對組織、對他人充滿感激、充滿愛心,并把這種感激和愛心轉化成刻苦學習、勤奮工作、孝敬父母、奉獻社會的實際行動;轉化成自覺培育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用實際行動回報黨和人民的人生追求。
(四)感恩是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取決于其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以良好健康心態(tài)生活的人,一定是充滿愛心和懂得感恩的人,所以說,感恩是生活的大智慧。一個智慧的人,不應該為自己沒有而斤斤計較,也不應該一味索取而使自己的私欲膨脹。汶川地震,廢墟上數以萬計的人們,始終被13億同胞從悲痛的心底釋放出的大愛所包圍和溫暖著。人們感慨:“當余震過后,我們在慶幸自己健在的同時,越來越感到生命的脆弱,活 ……(未完,全文共12620字,當前僅顯示3002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軍人要永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地方黨員教育通用)》
文章搜索
体裁专栏
行业专栏
节日专栏
时政专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投稿提现赚钱 | 写作指导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付款方法 | 免费加入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