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農民/調研報告/>>正文

關于我縣農民收入結構的調查分析1萬字

發(fā)表時間:2016/7/6 16:28:40
目錄/提綱:……
一、我縣農民收入結構狀況分析
二、從農民收入結構看當前影響我縣農民收入增長的不利因素
1、政策性轉移收入的增幅將逐漸減弱
2、農民從家庭經營農業(yè)中得到的收入難以持續(xù)增加
三、我縣促進農民增收的潛力
四、關于優(yōu)化農民收入結構,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的幾點建議
……
關于我縣農民收入結構的調查分析1萬字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目標,目前各地紛紛圍繞這一目標制定自身的“倍增”計劃。我縣是傳統(tǒng)農業(yè)大縣,農業(yè)人口占總人口的82.9%,要實現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標,難度主要在于農民。要促進農民收入增長,達成翻番目標,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我縣農民收入構成及變化情況,為此,縣委政研室會同巴彥國調隊就一個時期以來我縣農民收入結構狀況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分析。
一、我縣農民收入結構狀況分析
2000年以來,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精神,深入落實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加大支農投入力度,創(chuàng)新農業(yè)農村工作思路,提高農業(yè)綜合生產能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fā)展。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0年的2309元增長到了2010年的6900元,增幅198.8%。特別是近兩年來,我縣深入實施“強農”戰(zhàn)略,農村經濟加速發(fā)展,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寬,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778元,2012年再創(chuàng)新高,增長幅度首次突破千元大關,預計可達到8916元,較2010年增長29.2%(見表一)。十二年時間,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了6607元(不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增速還是比較明顯的,每年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表一:2000年以來我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金額及增幅一覽表

度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額 2309 2443
……(新文秘網http://www.120pk.cn省略102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94元
11.6% 2176元
86% 52元
2% 14元
0.4%
2004 3165元 265元
8.3% 2750元
87% 55元
1.7% 95元
3%
2005 3556元 342元
9.6% 3067元
86% 52元
1.4% 95元
3%
2006 3950元 482元
12.2% 3273元
83% 56元
1.4% 139元
3.4%
2007 4613元 548元
11.9% 3640元
78.9% 234元
5% 191元
4.2%
2008 5379元 523元
9.7% 4397元
82% 110元
2% 349元
6.3%
2009 6102元 484元
7.9% 5052元
83% 71元
1.2% 495元
8.1%
2010 6900元 497元
7.2% 5478元
83% 291元
4.2% 634元
9.6%
2011 7778元 1009元
13% 5483元
70% 593元
7.6% 693元
9.4%
2012 8916元 1497元
16.8% 6589元
73.9% 366元
4.1% 464元
5.2%
二是工資性收入比例呈上揚的發(fā)展趨勢,并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支撐。隨著農業(yè)現代化、農村城鎮(zhèn)化進程的加速推進,農村勞動力持續(xù)轉移,農民外出務工人數增多,且工資水平不斷攀升,帶動農民工資性收入較快增長。2012年約為1497元,比2000年的632元增加了865元。增長金額在四項收入結構中占第二位,已成為當前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三是轉移性收入增長穩(wěn)定,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補充。隨著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深入落實,農民的“受惠面”越來越廣,享受到的實惠也越來越多,政策性收入不斷增加。如國家退耕還林還草補貼、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和糧食最低收購價制度等收入增加;規(guī)范津貼補貼和啟動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使離退休金及養(yǎng)老金大幅提高;農民積極參加新農村合作醫(yī)療保險,報銷醫(yī)療費收入不斷增長;政府提供的無償扶貧扶持款、救災救濟款、購買家電退稅等其他轉移性收入的提升也帶動了轉移性收入增長。2011年,農民人均轉移性純收入約為693元,比2001年的47元增長646元,增長金額在四項收入結構中居于第三,已經成為農民收入中較為平穩(wěn)且重要的構成來源。四是財產性收入在農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較小,且增長緩慢。財產性收入增長主要來源于租金、轉讓承包土地經營權收入、土地征用補償收入、利息等,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受土地流轉速度不快、民間借貸風險高等因素影響。
從傳統(tǒng)產業(yè)劃分方式看農民收入結構變化。按照我們傳統(tǒng)的產業(yè)劃分方式來劃分農民收入構成,看起來更加直觀和明顯。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金額預計為8916元,其中來自種植業(yè)的收入約為3950元,占農民收入的 44.3%,較2000年的813元增長385.9%;來自養(yǎng)殖業(yè)的純收入約為2363元,占農民收入的26.5%,較2000年的612元增長286.1%;勞動力轉移(含外出經商等從事非農產業(yè))純收入約為1774元,占農民收入的19.9%,較2000年的676元增長162.4%;其它收入約為829元,占農民收入的9.3 %,較2000年的208元增長298.6%?梢钥闯觯谵r民收入中,第一產業(yè)的主導地位一直沒有改變,種糧收入和畜牧收入在農民收入中始終占有很大比例,這也是符合我縣農業(yè)大縣的基本縣情的,一個時期以來的產業(yè)發(fā)展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見表三)。
表三:2000年以來我縣第一產業(yè)各分類項目
在一產中所占比重情況一覽表
單位:%
年度 種植業(yè)
所占比重 畜牧業(yè)
所占比重 林業(yè)
所占比重 漁業(yè)
所占比重 農林牧漁服務業(yè)
所占比重
2001 54.5 41.0 2.3 1.7 0.5
2002 52.4 42.8 2.5 1.8 0.5
2003 51.5 43.7 2.6 1.7 0.5
2004 46.8 44.7 6.0 1.4 1.1
2005 48.4 43.1 6.2 1.4 1.0
2006 51.2 40.5 5.9 1.3 1.0
2007 49.4 43.1 5.2 1.3 1.0
2008 52.3 40.3 5.2 1.2 0.9
2009 55.2 38.1 4.8 1.1 0.9
2010 57.7 36.0 4.4 1.1 0.8
2011 56.5 37.7 3.5 1.4 0.9
二、從農民收入結構看當前影響我縣農民收入增長的不利因素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大力加強農業(yè)農村工作,農民收入結構與前些年相比有了顯著改善,但從我縣農民整體收入結構來看,仍然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性,究其根本原因是來自于我縣從計劃經濟時期起就背負的沉重包袱,農民思想觀念僵化陳舊、鄉(xiāng)村債務沉重、農大工小財政窮的情況積重難返等,這些歷史問題使我縣的產業(yè)結構調整舉步維艱,在一定程度上給農民增收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從當前看,比較值得引起我們注意的制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政策性轉移收入的增幅將逐漸減弱。農民收入中的轉移性收入絕大部分來自于 ……(未完,全文共12130字,當前僅顯示2886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關于我縣農民收入結構的調查分析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