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專業(yè)學位論文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治理結構效應研究
院 系:工商管理學院
專 業(yè):財務管理
屆 別:2012屆
摘 要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的基礎,公司治理效率的高低最終會體現(xiàn)在公司的經(jīng)營績效上。文章采用了理論和實證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股權結構與公司經(jīng)營績效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在理論方面,首先對股權結構的內(nèi)涵進行了界定,然后,回顧了國內(nèi)外文獻,對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作用機制進行了分析。
在實證方面,選取2004年之前在深滬上市的880家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將股權結構、公司經(jīng)營績效指標、資產(chǎn)規(guī)模,債務規(guī)模及公司成長能力設為變量。對股權結構與公司經(jīng)營績效之間的相關關系提出研究假設,并通過皮爾遜相關分析對假設進行檢驗以及利用多元回歸分析確定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之間的相關關系。實證結果表明:1.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CR1)、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之和(CR10)、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的平方和(H10)均與公司績效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2.第一大股東與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之比(Z)與公司績效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3.法人股比例(LSP)與公司經(jīng)營績效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關鍵詞: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公司績效,公司治理
ABSTRACT
Ownership struc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decides the efficiency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is
……(新文秘網(wǎng)http://120pk.cn省略1232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orporate performance.
KEYWORDS:listed company, ownership structure, corporate performance, corporate governance
目 錄
1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2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2
1.4 研究框架 2
2 股權結構理論 4
2.1 股權結構的概念 4
2.2 國內(nèi)外的研究綜述及評述 4
2.2.1 國外的研究現(xiàn)狀 4
2.2.2 國內(nèi)的研究現(xiàn)狀 5
2.2.3 研究現(xiàn)象評述 6
2.3 研究假設的提出 7
3 實證分析 10
3.1 樣本選取和數(shù)據(jù)來源 10
3.2 變量定義 10
3.2.1 解釋變量 10
3.2.2 被解釋變量:公司績效 11
3.2.3 控制變量 11
3.3 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相關性分析 11
3.3.1 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描述性分析 11
3.3.2 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相關性分析 12
3.4 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回歸分析 13
3.4.1 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的回歸分析 13
3.4.2 股權性質(zhì)與公司績效的回歸分析 15
3.4.3 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整體回歸分析 15
4 實證結論及相應建議 18
4.1 實證結論及建議 18
4.2 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及不足之處 19
參考文獻 i
致 謝 ii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jīng)濟蓬勃發(fā)展,推動了資本市場在中國的萌生和發(fā)展。在過去的十年間,伴隨著資本市場的快速發(fā)展,證券市場表現(xiàn)活躍,上市公司數(shù)量和股票市值規(guī)模不斷擴大。而隨著企業(yè)改革的深入和股份制的發(fā)展,公司治理問題顯得尤為突出,股權結構作為公司治理的產(chǎn)權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決定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分布及公司內(nèi)部治理機制的構成和運作,并對整個公司治理的效率效果發(fā)生作用,進而影響公司績效。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關系成為財務理論以致企業(yè)理論研究所關注度的熱點問題之一。
中國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國有企業(yè),公司的股權結構比較復雜,上市公司的股權特征主要有:1.股東主體構成復雜。中國上市公司的股份按投資者身份及主體的不同分為A股、B股、H股、法人股、國家股和內(nèi)部職工股等。2.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存,非流通股比例逐漸下降。由于中國股票市場形成的特殊性,在中國特有的股票市場中,流通股與非流通股并存。而股權分置改革 的啟動,使得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比例逐漸增加,非流通股比例和國有股比例逐漸減少,改善了股權性質(zhì)的不合理性。3.股權集中度高。在股權分置改革以前,上市公司前五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均在42%左右,持股比例相對保持穩(wěn)定。股權分置改革以后,盡管第一大股東和前五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下降明顯,但仍然占據(jù)較高的絕對數(shù)值,而其他發(fā)達國家的股權集中度相對比較低。
股權分置改革主要進程:2005年4月29日,中國證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拉開了中國證券市場解決上市公司制度性缺陷的大幕——股權分置改革;2007年12月31日,已完成或進入股權分置改革程序的上市公司市值占上市公司總市值的比重達到98%,未完成的企業(yè)只有33家,至此,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2011年11月14日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指出,“從現(xiàn)在或者從明年開始,中國的證券市場真正進入到全流通的時代。一個重要的衡量標志就是流通市值占整個市值的比重達到70%甚至更高,這樣一個巨大的制度變化使得我們原來在股權分置條件下或者在股權分置改革推進過程中的市場運行特點出現(xiàn)了很大的差異�!�
股權分置改革逐步實現(xiàn)了非流通股的流通,我國證券市場的股權制度環(huán)境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市場呈現(xiàn)出新的運行特點和格局,因而,從新的時間視角解析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經(jīng)營績效的相關關系,成為一項必要的研究工作。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基于我國的股權結構具有自身的特點和發(fā)展變化,本文以實行股改后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相互關系為研究重點,希望從理論和實證的角度對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對對公司績效的影響作一個較清晰的描述和分析,從理論上豐富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兩者關系的研究,在實踐上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優(yōu)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改進和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提高公司績效提供有效途徑。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本文采用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相結合,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在理論研究部分,回顧了國內(nèi)外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股權結構影響公司績效的作用機制。在實證研究部分,本文運用2010年滬深兩市的年報數(shù)據(jù)為研究對象,采用反映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經(jīng)營績效的適當指標和數(shù)據(jù),對相關資料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皮爾遜相關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等,分析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相關關系,為今后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優(yōu)化提供了一定的實證基礎。
1.4 研究框架
本文圍繞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和公司績效的關系進行研究,基本框架如下:
第一章:緒論。論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義,研究思路與方法。
第二章: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理論分析。系統(tǒng)介紹股權結構的內(nèi)涵,股權結構與公司經(jīng)營績效相關性研究的國內(nèi)外研究成果,并對其進行簡要評述。在此基礎上,提出研究假設。
第三章: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實證分析�;诶碚摶A和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具體情況,確定樣本及變量的選取,對股權集中度和股權性質(zhì)與公司績效的關系進行了相關性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得出實證模型并進行檢驗,對實證研究結果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
第四章:實證結論與建議。匯
總結論,以此為基礎,提出優(yōu)化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進而提升上市公司經(jīng)營績效的建議和意見,最后提出本文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及不足之處。
2 股權結構理論
2.1 股權結構的概念
一個股份公司是由不同的股東持有不同比例的股份組合而成的現(xiàn)代企業(yè)組織。股權結構是指股權設置的具體形態(tài),即各種不同出資者所持有的不同類型股權在股份公司中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結構指的是一個公司的股份在各股東之間的分配情況以及由于股東性質(zhì)的不同而產(chǎn)生的行為方式的差異。這種差異使不同的股權所有者對公司績效有著不同的影響。在實 ……(未完,全文共19232字,當前僅顯示3459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畢業(yè)論文: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治理結構效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