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提綱:……
一、統(tǒng)一思想認識,進一步增強深化作風建設的緊迫感、使命感
二、正視短板差距,進一步明確深化作風建設的主攻點、著力點
三、堅持精準施策,進一步提升深化作風建設的成效性、持續(xù)性
……
縣紀委關于深化作風建設的專題講話1萬字
作風彰顯形象,作風成就事業(yè)。剛剛過去的2018年,我縣經濟社會發(fā)展呈現(xiàn)“穩(wěn)中有進、進中向好”的態(tài)勢,這得益于市委、縣委的堅強領導,得益于我們廣大黨員干部的共同努力,也得益于我們把加強作風建設始終擺在重要位置,抓緊抓實,形成有力保障,有效調動了各級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去年底,縣委十四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對今年和今后一段時間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已經作出部署,發(fā)出
動員令。宏偉藍圖已經繪就,天時地利已經俱備,關鍵在于“人和”,在于全縣上下特別是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提起精氣神、擼起袖子干。我們要以時不我待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開好局、起好頭,尤其要開好作風局、起好效能頭,以硬措施改善軟環(huán)境,以軟環(huán)境推動大發(fā)展,確保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取得良好開局、進入良性循環(huán)。下面,就深化作風建設工作,我講三點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統(tǒng)一思想認識,進一步增強深化作風建設的緊迫感、使命感
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必須抓常、抓細、抓長,持續(xù)努力、久久為功;必須以最嚴格的標準、嚴厲的舉措治理作風問題,打好攻堅戰(zhàn)、持久戰(zhàn)。當前,我們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實現(xiàn)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一個重要的著力點就是聚焦到作風建設上來,緊盯不正之風的新動向、新表現(xiàn),堅持多措并舉、精準施策,在堅持中不斷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901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黨員干部都必須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積極改進工作態(tài)度和服務方式,努力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認真解決各項民生問題,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努力把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落到實處。
第三,加強作風建設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現(xiàn)實需要。著名唐朝典籍《貞觀政要》中有一句名言:為政之要,唯在得人。什么意思呢?簡單的理解,就是治理一個國家的關鍵,就是要得到人才。各級黨員干部都是本地本部門本單位推動發(fā)展的人才、中堅力量,帶頭加強和改進作風,努力營造良好的從政環(huán)境,是一個長期任務和系統(tǒng)工程。要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不斷樹牢正確的世界觀,當明白官不當糊涂官;樹牢正確的政績觀,當干事的官不當混事的官;樹牢正確的權利觀,當清官不當貪官;樹牢正確的利益觀,當為民的官不當為己的官,著力在黨性修養(yǎng)上達到新境界。要嚴格黨內生活鍛煉,確立新的起點、樹立新的標桿、形成新的常態(tài),增強黨內生活的嚴肅性、戰(zhàn)斗性、建設性,推動黨內生活的經�;�、持久化、制度化,著力在作風建設上展現(xiàn)新形象。要堅持根本宗旨,加快改革發(fā)展步伐,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維護好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困難群眾的特殊利益、基層群眾的切身利益,著力在服務群眾上創(chuàng)造新業(yè)績。當前全面從嚴治黨已經成為新常態(tài),全縣黨員干部必須自覺認識新常態(tài),適應新常態(tài),把握新常態(tài),從全局的戰(zhàn)略高度,充分認識加強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扎扎實實地抓好作風建設的各項工作。
二、正視短板差距,進一步明確深化作風建設的主攻點、著力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縣委堅持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推進作風建設作為管黨治黨、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抓手,始終保持政治定力和戰(zhàn)略定力,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講重作”和“講嚴立”專題警示教育等為載體,以開展作風評議、百家民企評服務、縣直單位中層正職崗位干部公述民評、社會評議等活動為抓手,堅定不移剎“四風”、改作風、樹新風,提振了全縣黨員干部的精氣神,凝聚了追趕超越的正能量,為加快全縣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fā)展提供了堅強保證。
但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抓作風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從去年的省委巡視反饋情況看,從我們這些年查處的違反機關作風和效能建設方面的問題看,從我們定期不定期的監(jiān)督檢查情況看,我縣在作風建設方面的問題還有不少,有些問題在某些領域還呈現(xiàn)易發(fā)、多發(fā)的態(tài)勢,這表明作風建設仍然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在持久深化作風建設上要敢于動真碰硬、堅定不移抓下去,久久為功。
一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貫徹執(zhí)行上級和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以及制度規(guī)定執(zhí)行上不堅決,存在打折扣、搞變通,甚至屢禁不止的現(xiàn)象。比如,會議紀律的問題,盡管三令五聲要求遵守會場紀律,不要遲到早退,會場不要任意走動、接打電話,但就是始終有少數(shù)人不遵守,開會進進出出,任意接打電話,視會場如菜市場。又比如,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出臺八項規(guī)定,省、市、縣也出臺相關配套規(guī)定,但基層在執(zhí)行中仍然打折扣、搞變通,去年省委巡視反饋就指出,***。在正風肅紀的高壓態(tài)勢下,仍有少數(shù)機關和黨員干部在執(zhí)行紀律上存在這些問題,觸碰底線,逾越紅線,充分反映出我縣在作風建設、紀律建設上的艱巨性和復雜性。
二是履職不力,淺嘗輒止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滿足于浮于表面的號召和部署,遇到困難繞著走,工作落實不徹底,解決問題不到位。比如,去年省委巡視反饋指出,***。又比如,***。專項整治是“零報告”,但巡視發(fā)現(xiàn)*名科級干部違規(guī)經商辦企業(yè)。等等這些問題說明,我們的相關管理部門、牽頭單位在履行主體責任上力度還不夠,落實不徹底,監(jiān)管整治措施不到位。
三是弄虛作假、不求實效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工作效果上不好,形式主義在很多方面仍有不同程度表現(xiàn)。比如,巡視反饋之前***。又比如,在扶貧領域,個別村干部在危房改造驗收、產業(yè)扶貧到戶項目驗收過程中弄虛作假,嚴重損害了群眾利益,后來均受到了查處。形式主義是一個頑癥,背后是政績觀、發(fā)展觀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個頑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多聽聽群眾的意見,多看看基層的評價,真正以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來檢驗我們工作的實效,反思和整改工作中的不足。
四是庸懶散拖、淡漠民意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主動服務的意識不強,辦事程序仍顯繁瑣,少數(shù)干部不愿擔當、推諉扯皮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比如,***。人大建議、政府報告、政協(xié)提案多次提出要解決,20**年巡視也指出此問題,但年年表態(tài),年年不落實。當然,上述的問題目前都已經整改到位了。但這些民生問題的后面,暴露出的是我們干部的作風問題,發(fā)人深思!擔當精神、首問負責、主動作為在一些地方、一些單位只是一句口號,推諉扯皮倒成了習慣, ……(未完,全文共10636字,當前僅顯示2530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縣紀委關于深化作風建設的專題講話1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