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工作體會/>>正文

“治未病”之我見

發(fā)表時間:2013/6/7 16:08:17


“治未病”之我見

《內經》中說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意為圣人不治“已病”而治療“未病”,治療現已得的疾病的時候,就像天下大亂的時候再去治理,口渴的時候再去鑿井,臨陣了的時候再去制造兵器一樣為時過晚。這是歷史上首次出現“治未病”這一概念,也是“治未病”的精髓所在。
《內經》中還有兩處提到了“治未病”!端貑•刺熱篇》中提到:“病雖未發(fā),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處所謂“未發(fā)”,我認為實際上是已經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病的早期癥狀不明顯病情比較輕的時候,有點類似于唐代孫思邈所說的“欲病”,在這種情況下,若發(fā)現及時,診斷治療無疑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治未病的效果和優(yōu)越性由此體現。《靈樞經•逆順》篇中謂:“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這兩篇均強調在病發(fā)作之先,嚴重的癥狀表現出來之前,把握時機,予以治療,從而達到“治未病”的目的。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72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說的也是這個內容,上古之人,知道自然界的陰陽調和之術,飲食有節(jié)制,起居有規(guī)律,不要疲勞過度,而能夠百歲而去。健康需要由平時的小事做起,各方面注意了,疾病就不會侵入我們的身體了。從而達到了“治未病”的效果。
另一方面主要是講“既病防變”思想:“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 先守未病之內臟,后治療已病。這段是以整體觀念論述疾病的治療原則。人體五臟六腑之間存在著生克制化的關系,在正常時有相互資生的一面,在病時又有相互克制的一面。 含有“既病防傳,先治未病之臟”思想。如見肝實之病,應認識到肝病最易傳脾,在治肝的同時,要注意調補脾臟,就是治其未病。其目的在使脾臟正氣充實,防止肝病的蔓延。傳變有虛實之分,肝實則傳,肝虛則不傳;脾虛受傳,脾實則不受傳。如果脾臟本氣旺盛,則可不必實脾。反之,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其肝,就是缺乏整體觀的治法,就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治未病”的最好體現就是養(yǎng)生。幸而,隨著社會文明程度越來越高,人們對于養(yǎng)生的熱情也越來越高,健康由平日的好習慣中來的的這一觀點也已經深入人心。《素問.寶命全形論》中說道: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可見環(huán)境對于人體的重要性。對于不同的氣候,養(yǎng)生要做到“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jié)陰陽二調剛柔”,具體來說就是“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春養(yǎng)升起,夏養(yǎng)長氣,秋養(yǎng)收氣,冬養(yǎng)藏氣”。而對于不同的時間分布,我們要做到起居有常,《靈樞》中寫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夜半人氣入藏,邪氣獨居于此,故甚也!本唧w說來就是:春夏夜臥早起;秋季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冬季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在不同的地區(qū)則要做到因地制宜,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在不同的地區(qū)要有不同的養(yǎng)生方法,食不同的食物,過不同的生活。在人的心情方面,要做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才能達到人的“中和”,即達到人內部的平衡和和諧。在飲食上我們要注意飲食有節(jié),注意飲食衛(wèi)生,食物的宜忌,不能偏食。平衡的飲食包括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最好能夠養(yǎng)成一些良好的習慣例如:細嚼慢咽,食后漱口,飯后散步,不能“飲食即臥”等。對于近來大熱的“食療”,我們也不能夠盲目,也針對自己的體質進行個性化的食療,才能夠起效,否則只會是身體失去平衡,氣亂而人不適。平日的生活里則應當做到勞逸適度,運動鍛煉藥物輔助。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機體無器質性病變,但是有一些功能改變的狀態(tài)稱為“第三狀態(tài)”,我國稱為“亞健康狀態(tài)”。亞健康包括以下幾種情況:(1)功能性改變,而不是器質性病變。(2)體征改變,但現有醫(yī)學技術不能發(fā)現病理改變。(3)生命質量差,長期處于低健康水平。(4)慢性疾病伴隨的病變部位之外的不健康體征。導致“亞健康”的常見原因有飲食不當、生活不節(jié)、過度緊張、長久的不良情緒刺激等。 在我看來,其實“亞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和“未病”有很大的相似度,但是,國人知曉亞健康的大有人在,知道“未病”的卻少之又少,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西醫(yī)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亞健康”問題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的關注和研究,但是,擁有豐富的“治未病”歷史的中國、中醫(yī),卻在這一步上走得不那么好。別的不談,就拿書來說,現在市面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保健書,卻很難覓得一本系統的通俗易懂的中醫(yī)的有關“治未病”的書籍。
記得前段時間有本書叫做《人體使用手冊》的書非常的紅,說是什么中醫(yī)的應用寶典,養(yǎng)生大 ……(未完,全文共4043字,當前僅顯示2042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治未病”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