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客觀存在的問題 提振轉型發(fā)展的精氣神
針對物測隊轉型中遇到的問題,如何提振廣大干部職工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氣神,實現我隊長遠發(fā)展,是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創(chuàng)收能力差,經濟技術指標與目標存在巨大差距。前三季度,施工項目59個,實現產值1266.7萬元;賬面收入906.14萬元,支出989.49萬元,虧損83.35元。
——主業(yè)功能不突出,發(fā)展后勁不足。地震和測量是全隊支柱產業(yè),前三季度新簽合同28份,合同金額2339.8萬元。數量少,合同總金額低,儲備項目或意向性項目較少。
——應收賬款數額巨大,存在經營風險。本期期末應收賬款余額9978.04萬元,前三季度累計回收工程款1760.02萬元,回收率為17.62%。存在死賬風險的項目約30個,總額約1400萬元。
——內部管理粗放,制度執(zhí)行力有待提高。內部管理仍舊依據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60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場低迷,物探項目較少,干中學、學中干的氛圍淡化,技術人員自我提升意識不足,滿足于現狀,技術職稱與實際工作能力脫鉤,向實踐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師傅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取得的科研項目成果,沒有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另一方面,培養(yǎng)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機制先天不足。第三,缺乏核心競爭力,物探技術主要是數據采集和解釋資料,整個數據處理全部外包;測繪數據采集后,簡單的建庫可以做,但軟件全部要買或者租。煤田新興的高密度勘探技術,我隊設備、技術、人員不能滿足生產經營需要。
㈣ 市場開拓舉步維艱。物測隊現有兩大主業(yè),物探和測量。因為歷史原因,兩淮物探市場沒有突破口,家門口的市場堅冰需要多長時間去融化?兩淮以外的市場沒有長期合作伙伴,近年很少施工大型物探工程,通過市場行為中標的物探項目,人生地不熟,不確定因素太多,造成成本增加,還被有些單位以皖政辦秘【2014】222號文舉報。測繪市場方面,因為技術能力有限、技術人員不足、個別技術人員責任心不強,加上多個項目甲方更改質量標準、提出新的要求,導致很多施工項目不能按期完成,耗費著人力財力,不能騰出更多精力來進一步開拓市場。對于新興市場,人員、技術儲備嚴重不足,轉型發(fā)展進程緩慢。
三、下步想法和措施
㈠ 轉變思想觀念。一是班子要徹底轉變思想,要樹立“不干就是等死”的思想,發(fā)揮“頭雁”效應,帶領廣大干部職工擼起袖子加油干。二是加強干部的教育、管理和交流力度,把能上能下作為干部管理的常態(tài),引導干部樹立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氣神,干好本職工作,為物測隊改革穩(wěn)定發(fā)展貢獻力量。三是加強職工思想教育工作,使廣大職工充分了解單位轉型發(fā)展面臨的任務、環(huán)境和困難,積極投身到物測隊轉型發(fā)展事業(yè)中來。
㈡ 突出公益職能。作為公益一類事業(yè)單位,要凸顯公益屬性,體現社會價值,服務五大發(fā)展美好安徽建設,把為地方政府服務視作市場開發(fā)的重點,著力加強與政府部門的聯系。加強與國土資源、地震、水利等部門的聯系,在環(huán)境地質、災害地質、生態(tài)地質等方面主動出擊,尋找更多的合作空間。
㈢ 拓寬服務領域。樹立“大地質、大生態(tài)、大服務”的理念,在服務能源保障上,順應國家能源結構調整方向,利用我們在貴州、皖江頁巖氣勘探方面積累的成功經驗,在地熱能、煤層氣、頁巖氣等清潔能源上爭取早日實現突破。在服務生態(tài)修復上,抓住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機遇,在地質災害勘查治理、礦山生態(tài)恢復治理、土地復墾等方面,主動對接,積極參與;積極和阜陽市政府、阜陽市國土局加強合作,在地質災害治理、美好鄉(xiāng)村建設、礦山治理等領域展現新作為。在服務民生地質領域,緊扣國家新型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農業(yè)現代化和綠色化發(fā)展戰(zhàn)略,在地下管廊探測、地名普查、第三次土地調查、不動產測量、確權登記上實現新的發(fā)展。
㈣ 加強基礎管理。重點在降成本、補短板上下功夫。樹立厲行節(jié)約的理念,以精益管理為目標,以成本管理為核心,堵塞“跑冒滴漏”,提高管理效益,提升競爭能力。在技術服務上建立新能源、城市活斷層、工程物探等科技創(chuàng)新平臺,提高科技創(chuàng)新理論水平,提升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在資質提升擴項上,重點在地質災害、測繪、土地規(guī)劃等資質上下功夫,不斷 ……(未完,全文共2682字,當前僅顯示170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物測隊轉型存在的問題及下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