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學校/教育/畢業(yè)論文/文教論文/>>正文

初中數(shù)學教學論文

發(fā)表時間:2006/9/24 8:06:08
目錄/提綱:……
一、出示復習目標(以下簡稱亮標)(2分左右)
一是目標中知識、能力、思想品德各方面的要求要準確,二是三者之間不能混淆
二、回憶(8分左右)
三、梳理(10分左右)
一是將知識點聯(lián)接起來(求同),二是把各知識點分化開來(求異)
二是分成三類——不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四、溝通(10分左右)
五、練習(10分左右)
……

  “復習課最難上。”這是許多數(shù)學教師經常發(fā)出的感嘆。復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又不像 練習課那樣有“成功感”。最重要的是,到目前為止,復習課還不像新授課有一個基本公認的課堂教學結構( 模式)。因為有了這個課堂教學結構,就等于有了可供操作的教學程序。大家知道,結構的優(yōu)劣決定功能的大 小,井然有序的課堂教學結構就像階梯一樣使教者能胸有成竹地帶領學生拾階而上,進而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 。經過實驗研究,目前我們采用如下的復習課結構。
  一、出示復習目標(以下簡稱亮標)(2分左右)
  上課開始,教師直接出示復習課題,接著把預先寫在小黑板上的復習目標掛出來。出示的復習目標應注意 如下三點:
  1.目標要全面。所謂“全面”,就是指按照數(shù)學教學大綱上的要求,有針對性地在知識、能力和思想品德 三方面提出復習要求,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只提出知識方面的復習要求,把能力與思想品德丟在一邊。例如, 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的復習,除了應當掌握的知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669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啟發(fā)得結果。
  如要求學生用“組詞”或“造句”等方式回憶出學過哪些“數(shù)”?哪些“形”?哪些“式”?哪些“量” ?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聯(lián)想”式回憶的辦法。
  回憶過程中一般只要求學生寫出或講出“是什么”,不追問“為什么”或“怎么樣”,以便一氣呵成地將 所有舊知“拉出來”,提高回憶的效率。因此,學生回憶時,教師不要過多地“插手”或“插嘴”,而是讓學 生七嘴八舌地說,龍飛鳳舞地寫,這時只有一個目的:把有關舊知回憶出來。例如,讓學生回憶:我們已經學 過了哪些“角”?只要學生講出銳角、直角、平角……所有的角的名稱,不必追問其意義和區(qū)別,也不用管這 些角的序列。
  回憶既是提取舊知的過程,同時也是進一步強化記憶的過程,還是互相啟發(fā)獲得聯(lián)想結果的過程。
  如果學生的回憶不完整,這時可讓其他學生或由教師補充,也可暫時放一放,之后在“梳理”中完善。
  三、梳理(10分左右)
  梳理,就是將舊知識點按一定標準分類。因此,梳理是復習中的重點。梳理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將知識 點聯(lián)接起來(求同),二是把各知識點分化開來(求異)。這些工作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準備好,否則上課時 會造成混亂。梳理往往同板書聯(lián)系起來,使視聽融為一體,增強復習效果。根據(jù)復習內容的異同,通常采用:
  1.邊梳理邊板書。即梳理與板書同步進行。
  2.先梳理再板書。即師生先一起將舊知的異同點輸出,然后出示板書。
  3.先板書后梳理。這在低年級比較適用。運用時也可在掛出板書的同時,邊看板書邊梳理。
  梳理過程,實質上是將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的思考過程,其間應用的思考方法主要是“分類”,即根據(jù)一 定的標準將知識分化。如四邊形,根據(jù)對邊關系可分成兩類: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平行四邊形),只 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梯形)。在小學里,一般應根據(jù)學生實際學習的內容及所達到的思維程度來教學, 不必拘泥于完全科學性原則而把小學數(shù)學知識太宏觀化,這就是作為“學科數(shù)學”與作為“科學數(shù)學”的區(qū)別 之一。像四邊形,嚴格地講,應把兩組對邊都不平行(不規(guī)則四邊形)作為一類,小學數(shù)學不研究它,也沒有 必要讓學生“多此一舉”。一定要注意:我們的分類,是將已學過的知識分類,而不是將學生還沒有學過的知 識分類。其實,分類標準本來就是人為的,更何況對有些分類目前專家們也爭論不休,如三角形按邊分類就有 兩種情況:一是分成兩大類——不等邊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把等邊三角形作為等腰三角形的特例;二是分成 三類——不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這就要看給“等腰三角形”怎么下定義了。到底是分得細 一些好,還是粗一些好,可看復習內容的多少來定,復習的內容多要粗分,反之則細分為宜。
  四、溝通(10分左右)
  溝通是復習課的鮮明特質。因為新授課的主要目的是將知識點分化,把握單個知識的本質屬性,一般很少 也不可能同后繼知識發(fā)生關聯(lián)。復習課中,正好就是將所學知識前后貫通、溝通起來,這就是所謂知識點的泛 化。
  溝通不同于知識之間的簡單聯(lián)結,而是知識本質上的融合。因此,溝通不僅要在異中求同,而且也要在同 中求異,這是知識結構轉化為認知結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就是前面談到的,回憶階段只求“是什么”,而這里“ 溝通”時還要追求“為什么”問題。如約分與通分,它們的意義不同,但本質和操作卻是同一個理論根據(jù),即 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的具體化。操作過程也有差別,約分一律運用“同時縮小相同倍數(shù)”,而通分則一般運用“同 時擴大相同的倍數(shù) ……(未完,全文共2955字,當前僅顯示1878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初中數(shù)學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