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術的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
小時候的美術課上,老師會每人發(fā)一張“大白紙”,不知道這個稱呼怎么來的,反正大白紙是我的美術課上的必備用具,小孩子嗎,老師讓我們畫什么就畫什么,在課桌上,在別人的后背上……現(xiàn)如今,畫板取代了布滿痕跡和坑洼的課桌,我們的畫筆也各式各樣,然而,我卻找不到兒時畫老虎、小兔子時的快樂,是專業(yè)性的知識和死板的課堂磨滅了我對畫畫的一顆滾燙的心嗎?
有人說美術課就是細磨墨汁,調好色彩盒,然后聽老師的安排,今天畫主題,過兩天去寫生,可學生的水平能夠提升多少呢?他們到底是不是依然如同學畫畫時的初衷那樣學習呢?還是為了畢業(yè)辛勤苦練而喪失了畫畫的樂趣?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畫畫是一門藝術,它通過人們的個性審美來展現(xiàn),讓一個人的氣質躍然
……(新文秘網http://120pk.cn省略525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代表正襟危坐高舉畫筆用自認為美好的線條專業(yè)的文藝范在你的畫板上繼續(xù)毫無生氣的作畫。
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是很重要的工作,興趣在某種程度上是發(fā)現(xiàn)美的前提,興趣來源于何處,就是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一種自信心、成就感和滿足感,而這種感受是別人給予的,更不是生搬硬套來的,這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說起學生的自信,這又是一個問題,學生的自信從何而來,并不只是自己能夠培養(yǎng)起來的,需要我們學校和社會上的認可,美術生被稱為“藝術生”,為什么打引號呢?因為我們的教育_有這樣的說法,藝術生的文化課要求不高,這就導致了藝術生的來源問題,絕大部分的藝術生都來自文化課成績較差的,而美術的專業(yè)在某種程度上又不能抵消這種與其他學生的差距,造成學生心理的不平衡,從而導致一種莫名其妙的不自信。每個藝術生都應該珍惜自己的身份,因為這也是來之不易的,上天既然這樣安排,如果你是金子一定會發(fā)光發(fā)熱的。
而學生對于審美的要求意識很淡薄,美術怎么可以不懂什么叫美呢?其實對于美術生而言,懂得美很簡單,它就應該體現(xiàn)在你的畫紙上,沉浸在你的心田里。我認識的一個美術生,身高不過一米六五,長相并不出眾的女生,她最喜歡畫樹,柳樹妖嬈搖擺,松樹莊嚴肅穆,樺樹蒼翠挺拔,在畫紙上,她的樹是我見過最美的。她說樹與人很相近,百年樹人,長壽是人們追求的目標,而疾病和災禍會較少壽命甚至毀滅生命,讓我們止步于此,而依然在地球上繁衍生息的是人類對樹的永恒熱愛和樹給我們的精神財富。樹到底給她帶來怎樣的財富,我不得而知,也許這就是一個美術學生應該有的審美觀念,擁有自己的獨特的內心世界。
每次課改都針對教學模式,在挑剔老師的毛病,而沒有從根本上尋找問題的來源,誰應該是學習的主導,當然是學生,老師是引導,而不是狠抓一切不放手。
從學生的角度來確定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翁,而不是學習的奴隸,這才是“以生為本”的教學方針。每次課改的效果都差強人意,學生不搭調,老師很苦惱,家長緊鎖眉,學校變倉惶,最后怎么辦?再課改,自己反思,讓教師檢討。一直有一個惡性循環(huán)伴隨著教學,也有人持樂觀態(tài)度,這種循環(huán)說不定在哪次課改中被消除,變成良性循環(huán)。是越改越好呢?還是不如不改呢?
現(xiàn)在的課改我們不去說,對美術課程的影響還是不大的,但是美術不能對此不聞不問,教室中任何人還是需要做出反思的,讓老師們更改教學模式是很困難了,學生何不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你自己不努力,課改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不要總依賴老師,埋怨他人,自己也要想好為什么來學習美術,如果不是為了興趣,我是否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美術興趣呢?做自己的主人,不要說別人壓迫你而沒有機會,而是機會就在擺在你的畫板上而不自知,就像生活中的美好沒有被你發(fā)現(xiàn)一樣。
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 ……(未完,全文共2320字,當前僅顯示147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在美術的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